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晴
又到了一年杨梅季,在江浙沪混得好不好,就看这段时间有没有人给你送杨梅了。记得两年前在杭州进修学习的时候,我的老师们常常收到杨梅,自己吃不完,还总是送给我们学生吃。那段时间真是大饱口福,吃遍了浙江的各种好吃的杨梅。
杨梅这种水果,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地区种植,且与浙江的渊源颇深。1973年,在余姚境内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杨梅属花粉,意味着在7000多年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的存在。而且浙江品种技术领先,产业优势突出,面积、产量、产值稳居全国首位。
在杨梅界里,一直就有“中国杨梅看浙江”的说法。明代文人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有一番记载:“杨梅,会稽产者为天下冠。”一句话诠释了浙江杨梅在全国的地位。浙江的杨梅不仅产量高,且品种多,每一种都令人叫绝。
因此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吃货苏东坡都称赞:“闽广荔枝,何物可对者,可对者西凉葡萄,我以为未若吴越杨梅。”北宋前期,吴越国境主体就是浙江,吴越杨梅自然就是指浙江杨梅。
杨梅的存在历史悠久,那它的名称又是因何而起呢?据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形如水杨,而味似梅”,故称杨梅。
从古至今,杨梅都是人们的心头好。特别是浙江的杨梅核小,果肉部分又饱满无比,而且个头还大,汁水又充沛,吃下去是层层叠叠的满足感。因为光照好,它的颜色通常会非常深,酸酸甜甜、甜而不腻,吃得一口一个停不下来。
隋唐时期,杨梅与荔枝、葡萄等被列为果中珍品。同时,杨梅也成为人们佐酒消遣的美食之一。如李白在《梁园吟》中写道:“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玉盘装着红通通的杨梅、白花花的细盐,人们一边喝酒,一边拿着杨梅蘸着细盐吃,真是惬意的生活。
明代时,据说有一位朝廷官员,因为在外吃不上故乡的杨梅,而伤怀感慨:“自从名系金龟籍,每岁尝时不在家。”由此可见,杨梅的味道是多么让人牵肠挂肚。古时候,杨梅与荔枝齐名,都是好吃但不好贮存的美食,李白、陆游、杨万里等历代文人墨客先后用诗篇对之称赞不已。
炎炎夏日汗流浃背,热得晕头转向,这是夏日的专属标配。当然,夏季可不止只有“热”这一种特色项目,夏季限定的杨梅则是来自这个季节的馈赠。“六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时下,正是盛产杨梅的季节,红彤彤的杨梅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果肉紧实,口感酸甜,让人回味无穷。
杨梅这种水果只有用“娇贵”才能去形容它,其果肉特殊,没有果皮的包裹保护,运输困难,不易保存。所幸现在可以冷藏保存。今年我口福不浅,我的一位杭州朋友旭维从浙江给我寄了4箱杨梅,是慈溪杨梅,这种杨梅成熟时果实呈紫黑色,酷似老熟荸荠的颜色。旭维还一再叮嘱吃不完冷冻起来,不能冷藏,免得坏掉。
实在太多了,除了给亲戚家送了尝鲜外,还剩大量的杨梅,我们每天早上从冰柜里拿出一板解冻,下午回家先用盐水泡上十分钟,再用清水洗两遍,然后一口下去,酸甜香浓的汁水在嘴巴里蔓延开来,才算是过了这个夏天。也正是这样一口夏日里的酸甜,让烈日灼灼的暑气也散去不少!
今天下午回家才刚把最后几十颗杨梅吃完,然后发现手机上顺丰快递的发货消息,就是有从台州到我们恩施的杨梅,这又是谁送的呢?我都已经有些晕了。原本杨梅值不了多少钱的,但是,礼轻情意重,看来有人还是默默惦记着我的,心里还是非常感动的。
其实,我们恩施也产杨梅,我家以前住单位的大院,里面都有几棵杨梅树,每到夏天的时候,满树一簇簇垂挂着的全是成熟的杨梅。凑上前,绿荫蔽日,果实累累,有的迎着日光,露出明艳的姿容;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被绿叶掩藏着。这些小小的乌黑的果实,和夏季的颜色如此契合,是夏日馈赠的礼物。
在院子里散步的时候,随手摘一颗,含在嘴里,轻轻一咬,瞬间分泌出的汁液在齿颊间游走,甜中见酸,酸甜交融。一味甜蜜终觉腻乏,那甜中带点微酸,才会让人回味无穷。也难怪清代才子李渔会留下“南方珍果,首推杨梅”的赞誉。
正因为有杨梅,才有老院子里杨梅树下摘果子的美好记忆,才有杭州进修学习时的杨梅酸甜可口滋味的回忆,也才有这个夏日浙江朋友带给我的惊喜和欢乐。也正因为有杨梅,才会让这个炎炎夏日充满了丝丝凉意,让我们每一天充满了希望和快乐。杨梅就是夏天带给我们的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