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作者: 东方浪涛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19:13 被阅读0次

人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很多事性,未必是这样。所以,许多看到的事,如果对于自己 来说重要的话,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如果不重要的话,那也无可厚非。

现在,工作之余,走在大街上,看见的人和事,就把自己当成摄像机一样,尽量记录下来,然后有空了,就把看见的变成文字。这也是我悟出写作的秘诀,只有这样,不断的写,才能写出些真的东西。要不然,就我这两点一线的生活,那有素材让我完成每天的日更文章。

看见自己写日更文章快4年了,也没多大的进步,有时真有些坚持不下去了。但是因为坚持的时间长了,不坚持又有些难过,觉得宛惜。不过,这几天看见自己的写的日更文章《五味人生》被加入《好文收录专题》,让我感到了自己的进步。

其实想着不再关注文章质量的事,只是专心写就是了。现在发现,自己也是俗人一个,有时不由自主地就关心起自己写的文章质量和数量的事了。也许,这就是人性,无法逾越的事。不过,有时停下来思考一下也好,有利于自己进一步成长。这不,从容小主老师办的“骐骥班”开班,可以复制老师的文章当日列,我也俗了一把,给自己多增加一篇存文。私以为也很有趣,毕竟写作这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昨天无意中在微信读书中翻出莫言写的《生死疲劳》,让我一气看了一大半,很有意思。书中以一个驴角度写所遇到的人和事,很有意思,也给我打开了写作的角度问题。同时,想象力也很丰富,也是让我值得学习。由此也想到莫言其它小说,如《檀香刑》、《丰乳肥臀》等作品,似乎都是用不正常人的角度观察社会,也和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有异曲同工之处。看书, 就是这样,用新知识联系旧知识,这亲知识就成了体系。这种学习到的知识就活了,对于自己将来写作有很大帮助。

这几天虽然忙,但是感触很大。虽然年纪有些偏大,才有这些感触,有些晚,但是总比没有想到这些想法要好多了。还是踏踏实实工作,业余时间写作看书,不臆想,做最好的自己。写作,就如同吸烟、喝酒一样,一种个人受好,是一种生活享受,不要求太多,这条路就能走的较远。

相关文章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看见》就像远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过段时间,就...

  • 看见?看见!

    喜欢柴静是从高二那年,看过一篇关于她的传记,从夜色温柔那个“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开始,直到非典,到《看见》,到“穹...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看这么多遍。我说,也不知道为...

  • 《看见》看见

    这又是一本搁在书架上两年的“老窑”。之前也好几次的翻开过,但就是读不下去。只读了一段开头,迄今为止我都十分喜欢这段...

  • 看见《看见》

    粗读《看见》,深思于关心人的新闻,感动于跳动着的活着,恐惧于真实的万钧之力,惋惜于灰头土脸的山西,沉默于边缘和创伤...

  • 看见《看见》

    总喜欢围围巾,齐肩短发,大眼睛盯着你忽闪忽闪,似乎是在诉说着什么,声音很沉静,没有什么...

  • 看见《看见》

    或许柴静的《看见》大家几乎都听过,但是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人都看过,而我也是在一直对自己说:要找时间看一下这本书。但...

  • 看见《看见》

    上个月,在某公众号上看到刘心武将《金瓶梅》和《红楼梦》一块提起,说《红楼梦》对《金瓶梅》有所借鉴,还说《金瓶梅》的...

  • 看见《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来自于一位敢于报道真相的记者、主持人,也是《看见》的作者——柴静。《看见》...

  • 看见《看见》

    断断续续,终于把柴静的《看见》看完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社会上的百态人生和柴静的心路历程。如同一面镜子,在看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us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