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想法专题推荐
不要做可笑的“互联网思维”拥护者

不要做可笑的“互联网思维”拥护者

作者: 飞马大定理 | 来源:发表于2016-08-28 19:09 被阅读95次

不要做可笑的“互联网思维”拥护者

导读

我时常会有一个困惑, 我们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年轻人都会被贴上一些标签: 满嘴互联网思维、 听罗辑思维、 言必及小米、 津津乐道流量、 需求 、体验、大数据这些东西 ,动不动总有一种力量泪流满面。

自省一番,我们发现这个标签中涉及的内容,总有一些也让我们中箭,但是上述这些标签内容本身并非伪概念,但是为什么我们被打上这些标签后就会给人很滑稽很浅薄的感觉?


一、因为你根本没有拥有这些“标签”。

我有一个朋友知乎先生,经常和我探讨互联网的各种新闻,每每见解深刻、独辟蹊径。后来我渐渐发现,他的很多观点好像都是知乎上看来的,一模一样的表述。

我还有一个朋友无非先生,对任何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新闻,每次的点评都是一两句,这个无非是流量为王,这个无非是资本为王,这个无非是定位理论,这个无非是生态帝国。但往深里问了,那为什么这个是流量为王,那个却是资本为王?到底哪个为王?或者在什么条件下谁为王? 定位理论说明企业要占领消费者心智资源,但是乐视却又是生态帝国,这个怎么解释?无非先生就语焉不详了。

我想,那些被标签嘲讽的互联网青年,就是他们吧。

我们很多人其实是思考的懒惰者。我们只是用词汇量来掩盖思考的匮乏,可能你根本只是知道了一些时髦的词汇,就像阿Q一样 ,只知道革命这个词,就也认为自己是革命人士了,哪怕他自己也搞不清楚革命与造反的区别。

你听罗辑思维,脑袋一热!下单买了很多书,可能这些书到现在也只翻了前面几页。言必及小米,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华为、联想当初为什么不能做高性价比互联网直销到手机?(因为这会损害他们原有自己的渠道商,引起重大反弹,但小米没这个包袱)。

所以, 让你显得浅薄的原因是因为你没有自己的深度思考,你没有自己的观点,哪怕这个观点是离谱的。

现在资讯那么发达,大家都见多识广,你那些小观点,谁不知道啊。,你把这些别人的东西挂在嘴上,硬贴上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自然被人看上去浅薄廉价。

所以,让你不显得那么滑稽浅薄就需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做个传声筒。但是有的人哪怕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将标签内容消化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感觉还是不够?经常还被人讥笑,你呀说来说去就这些老三样。

是的,我们容易就被既定的思维多框死,就拿互联网思维讲吧,这是个好东西,但是这个真的是你解释你周围世界的唯一工具吗?

我们要让标签内容成为你的工具,但是工具该怎么用呢?

二、你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这个世界太过复杂,所以我们需要理论来简化这个复杂的世界。

理论只是一个工具,既然是工具,那这个工具只是用来自检(自己检查自己的观点是否完备,是否有思维盲区)而不是自证的(用于捍卫自己的观点)。

比如,经济学就是一个上手起来简单的工具。因为经济学相比较数学、物理学这些纯理科的学问来说,门槛更低,稍看过一些经济学教材和概念,也可以分析经济学问题。但是我们时常容易把什么问题都用经济学来解释。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在有限资源内,把效用最大化。我们也渐渐发现,有很多以前看似不是钱的事,如果能用经济学解释,能用经济学指导,竟然也是独辟蹊径,柳暗花明。

可是,现实世界太复杂,现实问题不仅仅涉及有限的资源分配,也涉及到伦理、涉及到政治。

你看问题永远拿着那把锤子,自然有时候会给人一种生拉硬扯的窘迫。当然如果这把锤子是一把久经时间考验的锤子,那倒是也可以。但我们很多时髦的锤子可不是这样。

三、追寻概念热点使你浅薄

互联网思维有时候是这样,很多概念是新瓶装旧酒,你得意洋洋以为掌握了新真理,岂不让人觉得可笑浅薄。

比如雷军的简单、极致、快,难道就不能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解释了吗?

羊毛出在猪身上,又怎么能跳得出经济学的一些有关于价格补贴的理论?

在这里我又要讲个故事,150年前,成都有个姓陈的婆子,脸上都是麻子。人送外号陈麻婆。

陈麻婆老公死的早,自己开了个饭店维持生计。为了强调[轻资产],陈麻婆把店开在城外万福桥边,那里是个运输枢纽。

陈麻婆看着来往的运输挑夫,决定以他们作为[主要客群]。

在和挑夫聊天的过程中,陈麻婆分析了挑夫的[用户需求],重油重辣。基于[长尾理论],陈麻婆决定以辣味下饭菜作为[窄众产品]希望能让挑夫们得到[极致体验.]

在选定了一些挑夫作为[种子用户]的过程中,陈麻婆发现下饭菜需要很多肉,成本太高。

于是陈麻婆紧急与厨师展开了[迭代开发],终于确定了主打产品[麻婆豆腐V1.0]。

陈麻婆平时亲切在饭店里与挑夫互动,一批挑夫成为了[麻粉]。

同时挑夫本身有极强的[流动社群属性],走南闯北,对麻婆豆腐进行了二次宣传。

陈麻婆被邀请参加自媒体大会,陈麻婆问:你们说说,我这是不是互联网思维?

其实,回到问题的原点,要让自己不显得那么浅薄可笑,关键还是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不光只是服务于维护观点的自证,也需要用来拓宽自己的认知,更是要时常做为自我思考是否完备的检查,同时不要被热点盲目冲昏。阳光之下,有时候无新事,有时候有新事,关键是要自己学会分辨。

相关文章

  • 不要做可笑的“互联网思维”拥护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导读 我时常会有一个困惑, 我们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年轻人都会被贴上一些标签: 满嘴互联网思维...

  • 可笑不

    似笑非笑,还是有些伤心

  • 互联网的好与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互联网的坚定拥护者,非常信赖互联网,也会像别人推荐互联网。互联网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改变了人...

  • 小程序,智慧零售的新武器

    ​前几年,面对很火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产品、互联网思维,零售企业普遍只能干瞪眼。要不要做APP这个问题反复被讨论,...

  • 互联网的设计思维

    互联网强调是用户体验,而用户体验中设计占据80%的比例,要做好设计,必须具备一些基础的设计思维。 1、用户思维:以...

  • 准备了3个月零21天,面试字节跳动挂在了第三面:算法+JVM+S

    写在开头 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拥护者”,比如在程序员界内,大部分都拥有阿里...

  • 互联网的九大思维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7.3分 互联网九大思维 本书的互联网思维还不错,深刻阐述了当今的互联网思维...

  • 碎碎念之多诺万的工作建议

    001 找到自己的拥护者和朋友 人际网与朋友和拥护者不同,拥护者会监督、提醒你。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在脑子把所有事...

  • 不要再被互联网思维忽悠了,指数型组织火了!

    “要有互联网思维!要做风口上的猪!要颠覆式创新!”这些口号最近几年在中国企业界几乎可以算是主流话语。 在这个互联网...

  • 《移动互联网商规28条》重构思维

    文/生活美学智慧 面对移动互联网,企业首先要做的是重构现有的思维,基于移动互联网这一新的商业环境构建新的商业逻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做可笑的“互联网思维”拥护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xx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