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济学的社会原理

经济学的社会原理

作者: 假行僧0201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12:33 被阅读0次

    洋洋洒洒已经写了59篇读书笔记。虽然从之前到今天还是有着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到如今还是可以感觉到进步。一开始只是为写而写,如今读书时渐渐开始关注书中的脉络了。这完全是为了输出倒逼的。虽然每写1000字要花费一个小时甚至更多,不过成就感也很强。

    《生活的经济学解释》这本书,其实是一篇杂文集。作者熊秉元不断的在自媒体或者媒体上发表文章。一段时间之后,便编纂成册。类似于得到专栏满一年后老师所归纳的精华集。这本书文字量并不是怎么多,愿意速读的话,一个下午便可以读完。不过我还是准备慢慢读,因为闪光点还是蛮多的。本书分为,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四大部分,今天读完了社会这一部分。

    说起经济学,大多数案例说明的,无非是需求和供给。但是每个故事看到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如同太极一般,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从万物倒推回去,无非就是阴阳两面而已,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需求供给就类似经济学的阴阳两面,而最优解解决的是阴阳调和的比例。反应的是人类行为的规则性。比如书中的例子:需求供给价量的反向关系其实无处不在。如果老师鼓励同学发言,如果老板鼓励员工说出心里的话,自然有较多的人愿意讲话——因为讲真话的价格下降了。当然了如果员工讲出真话后,老板说我这叫“引蛇出洞”。自然就没人讲真话了,倒不是因为老板不诚信(诚不诚信仅仅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其实就是不划算的意思),而是讲真话的价格太高。同样的道理,如果父母让子女难以亲近自己(价格高),子女自然容易和父母疏远(需求量减少)。对于小卖部的老板而言,平时彬彬有礼买卖公道。但是维持优雅从容的成本上升(比如你要退一个价格店里最高的玩具),自然容易出言不逊。两个人要是发生过互相非常尴尬的事,那最好不要再见面。见面容易就多见面,见面难过就少见面——抽象看来,这也是需求法则!

    同样道理,第一次约会大家都会正襟危坐,展现自己的绅士风度。第十次约会的时候,大家却随随便便,打打闹闹。其实也是成本的原因。因为第一次约会的成本是巨大的,如果让对方感到这人不靠谱,那产生第二次约会就会变成小概率事件。一旦到了第十次约会,却大概率会有第十一次约会,一点小错无伤大雅。

            不过人们对于成本的判断还是有不够理性的地方。大家生活中都见过这种情况:借钱的时候唯唯诺诺,你是大爷。还钱的时候不情不愿,我是大爷。究其原因,借贷关系是一种时间关系。人类原始本能,最多只发展到猴子时期的互助社会。资源增加,生物存活概率上升,高兴。资源减少,生物存活概率减少,不高兴。猴子可分不清什么叫做债务,它只能理解赠予关系。仅仅是原始本能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所以才需要法律介入调整社会关系。 

    在社会这一部分中,有两篇文章特别喜欢,甚有感悟。其中虽然有悖常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妙趣横生,所以在这里也介绍一下内容。

    第一是说的是贴标签。贴标签这个行为,一般主流社会比较反对,这也算一种政治正确了。基本上每个人都反对别人给自己贴标签。上海引起全国众怒的原因之一,其实就是把外地人贴上标签,称之为“乡下人”。自然引起各地网友反感,好歹自己住的地方还是县城,怎么可以和农村人一概而论。

    其实贴标签这种事,整体看来,不一定是坏事。作者用的案例是,如果营业员在高级商场里售货。客户还蛮多,不可能是每一个进店的客户都买得起价值数十万的豪表。这时进店一个客户,你就要根据他的衣着贴标签筛选,把精力用在值得用的客户上。

    对此我深有认同,要多说两句。我做过一段时间的电话销售,就是根据银行发给我的名单打电话让客户购买保险。电话销售最重要关键,其实就是“寻找意向客户”,也就是贴标签的技巧。如果每个客户我都报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死缠烂打。那我有可能在电话中和那位素昧平生的人说上一小时(我最多一个电话说了两个半小时)。这样的话,一天可能只能营销8个客户。而有的客户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交的,只是喜欢聊天,态度较好而已。说一个小时完全是浪费时间。一般一通电话需要在前5分钟做出判断,看看成交的可能性大不大,再视情况予以放生。虽然有时候也有可成交客户被放生掉了,但是基于整体效率的提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可以说,一个电话销售标签贴的准不准,就是优秀人员和普通人员的区别了。

            熊秉元对于贴标签给了一个公式。XI=XP+E。XI是完整信息,XP是平均值(经验),E是误差。一个人的真实评价,是我们在平均值(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时间来修正误差而得来的。不过实际上,真实信息XI是不可求得的。结婚是十年的夫妻对彼此的认知也有偏差。就算我们自己,我们心中的自己其实也就是我们对于自我贴上的标签,和真实的自我一样有很大的差距。

    大多数人和陌生人之间只有一次交往的机会,根据经验贴上标签,可以快速确定应对策略。对于生存来说,有一个标签可以定位比假设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安全效率的多。对此,贴标签换一种角度,就仁者见仁了。如果有人对你说:第一种,此君喜欢贴标签。第二种,此君对人事物反应明快。前者引人厌恶,而后者却让你感到此人效率很高,精明能干。

    同样的原理,由于效率的分配,我们对待事物也都具有两个层次。除了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的快思维与慢思维。我们日常人际交往还常常用到理性和情感两种层次。

            第二篇文章,是关于投票迷思。关于投票这个动作,其实代表着巨量的资源消耗。首先投票者需要了解候选人,了解议题,来回投票点,排队投票,这些都需要花费时间。可能从单个人的角度没什么。但是放大到全国呢?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阿里巴巴的案例,阿里巴巴原先加班餐是申报制,需要找领导签字,大约一次流程需要12分钟。后来阿里巴巴取消了申报制。据说来蹭餐的员工餐费多了100万,但是每人12分钟工资的机会成本,差不多为阿里巴巴节约了几千万乃至上亿的成本。而美国有2亿人,中国有16亿人。美国这种人人投票的模式是建立在极大的资源消耗上的,还真是其他国家可以模仿的。

            而投票模式对个人基本没有好处,一套投票流程可能会消耗一个美国公民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其实对选举来说,你这一票无足轻重。参加投票对个人来说完全就是非理性的,所以我们中国人从来不投票。

    而美国人为什么投票呢?因为投票有助于维持自我形象。

    社会上有相当比例的人,自己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大概都相去不远:自己不是叱咤风云的圣贤豪杰,但也不是杀人越货的恶棍。大致上,自己是一个正直、守法、有责任感的善良老百姓。路见不平,只要成本不太高,就愿意拔刀相助。因此,虽然自己的一票微不足道,可是只要不是刮风下雨、家里有事或者有其他因素,自己愿意承担成本去投票——就像自己会按时纳税、走路不创红灯、在公交车地铁上回给妇孺让座一样!

    美国人的自我形象和中国的自我形象有较大的区别。究其所以,自我形象也有一个参照的坐标。类似于我前面读的一本书中海灵格所说的连接。在孩子面前是父亲,在妻子面前是丈夫,在单位里是员工。甚至在小偷组织中有小偷的自我形象,而回到社会上有社会的自我形象,你说他是小偷,基于社会上的自我形象还会发怒。

    自我形象的参照坐标还随着时间而改变。年轻时我们更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到年老时,却经常发怒,因为已经不太在意自己的自我形象了。甚至自我形象还会随着成本而改变。比如刮风下雨可能就不去投票。对报纸上的丑恶嗤之以鼻,对身边人的丑恶却视而不见。年轻人和老人的自我形象的改变,也正是由于成本的关系。

    不过这个例子给我带来的触动是,理解了我自己之前的很多行为。自我形象拥有惯性,我之前对于自我的自我形象设定的过好,完全属于老实人的那种。别人向我寻求帮助,常常是脱口而出的同意。就算给自己带来再多的不便也要办好别人提出的事。如今才稍稍懂得做人应该有自利的成分,给双方带来双赢,这也就是成熟吧。

    这本书的社会这一部分还是给我带来不少惊喜,其中还捎带讲了一部分政策法律与市场的关系。不过既然有专门的政治与法律章节,也就看了之后再说。就自我形象来说,经济学者还顺带解决心理学的问题。实在是令人感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济学的社会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xz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