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
唐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所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屈原心系百姓,却被小人陷害,在楚国灭亡前夕,屈原投汨罗江而亡。百姓舍不得忠良就此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同时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装着米的竹筒投入江中。
人们在这天划龙舟、吃粽子、熏艾草,这些习俗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端午节,是在纪念屈原,也是在纪念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屈原生在礼崩乐坏的战国,对于国君人们并没有太多「从一而终」的概念,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屈原完全可以「出国」施展才能。
然而作为楚国贵族,屈原和这个国家有割舍不断的联系。他空有满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眼看着挚爱的故国一步步走向灭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纵身一跳,是最后一丝幻想的破灭,也是与故国同生共死的哀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面对被流放的屈原,渔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意思是「沧浪的水如果是清的,可以用来洗我帽缨;沧浪之水如果是浑浊的,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渔翁以沧浪水的清浊来比喻清世乱世,劝屈原要审时度势,不能孤高于世。而屈原呢?在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国大将白起一举攻破时,一切已成定局。
自古以来赞美屈原的人很多,批评声也时有出现。诗仙李白是屈原的「迷弟」,认为「屈平词赋悬日月」,意思就是屈原的词赋与日月同辉、和天地共寿,是宇宙级别的大作家。
西汉文学家扬雄觉得屈原为人太过偏执,言行太过偏激,认为君子应奉行「明哲保身」之道。
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屈原作为历史上超级著名的文艺青年,在了解他的人生遭遇之后,我们自然也就更懂屈原。
端午节来了,捧着粽子,划着龙舟,插着艾叶,戴着香囊。端午,是一个节日,端午,是一种情怀,最好的想念,是彼此安好。
端午节来了,在农村、在城镇,在一条条街巷、在一个个庭院,五彩缤纷,风情万种。
端午节真的来了,在山坡,在平畴,在每一条河流小溪,在每一片树叶花草,风姿绰约,妖娆无限。
端午节像一条承载着民族文化、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木舟,像一艘承载着人们希冀和愿望的帆船,
沿着历史的长河,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一路划过来,一路乘风破浪,绽放在每个人的小脸上,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坎里。
童年时
端午是一种乐趣
是语文课本上的屈原
是妈妈和奶奶煮的鸭蛋和粽子
也是脖颈上的香包和手腕上的五色绳
青年时
端午是一缕乡愁
也是一张漂泊的船票
承载了岁月尘埃和对家乡的思念
粽子的种类和口味也越变越多
但记忆中的味道永不变味
中年时
端午是一丝牵挂
是孩子初尝粽子时嘴角扬起的笑意
是城市里打拼的一丝乡愁
老年时
端午是一念安康
是渴望家人团聚的殷殷希望
是想见又见不到的一点点无奈
好好爱惜自己,就是最好的安康
端午每年依旧
乡情永种心里
思念如酒,越陈越香
越让人回味
无论时光变幻,我心依旧
最好的想念,是彼此安好
端午节
许你一世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