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韭菜的自我修养》——一根韭菜成长的必由之路

《韭菜的自我修养》——一根韭菜成长的必由之路

作者: 包包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23:25 被阅读285次

笑来老师又出新书了——《韭菜的自我修养》。

这本书,对于关注笑来老师的读者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也许这本书并不在笑来老师的计划之中。但对于笑来老师来说,出这本书的源头,却是因为网上炒得火热的“录音”事件。“录音”事件出来没多久,笑来老师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几天的时间,创作了这本小册子。在我看来,笑来老师又一次用行动,给关心关注他的人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事件是随机的,但我们总能选择面对事件的态度和行动,把所谓的“坏事儿”变成“好事儿”。

小册子不长,但了解笑来老师作品的人,都应该有一个共识:笑来老师特别善于把我们日常忽略的、看似简单又非常重要的概念,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而笑来老师的文字,因为逻辑严谨,看似啰嗦,实而精炼。需要“只字不差的”、“反复阅读”。

相对来说,每个人一开始都注定是一根“韭菜”。而长期来看,你要不要顽固地做一根“韭菜”,就是你的选择。《韭菜的自我修养》更多是给那些虽然现在是“韭菜”,但不想长期“做韭菜”的人看的书。至于怎么做,如果你还不知道,那就开始看这本书吧!

作为多方面都处于“韭菜”状态的我来说,还谈不上理解,先整理出小册子中的10条“新”内容是我能做到的第一步,如果你还没看到实体书,可以趁机先过过眼瘾。如果你也喜欢笑来老师的文字,推荐你去京东上购买现货(https://item.jd.com/12423337.html),这个周末又多了一件正事儿。

以下正文部分,均来自李笑来老师《韭菜的自我修养》原文。所有观点、例证均为摘录。

001韭菜画像一:一进场就买买买

关键词:入场资金枯竭

对所有新手来说,这个定律几乎永恒不变:

你一买,它就开始跌;你一卖,它就开始涨……

简直气死人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吊诡的情况呢?因为,每一次行情结束的根本原因是“入场资金枯竭”。换言之,当连街边卖茶叶蛋的大妈都在讨论股票的时候,那么股市的“入场资金”已经到了枯竭边缘……你想啊,连你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知道了,要冲进来赚钱的时候,那交易市场的行情是不是到头了?

对于新手,有两句话很重要!

第一句是永远正确的陈述,第二句是所有老手希望自己当年被人提点过的建议(要是当年有人这么教导我就好了!):

1.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

2.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002韭菜画像二:很抱歉你只有一只羊关键词:亡羊补牢

还有个比“一进场就买买买”更可怕的错误!是什么呢?一进场就把自己的钱花光了!当然,还有更可怕的,就是“一进场就连借来的钱都花光了”!

“亡羊补牢”是有前提的:你有的不仅仅是亡掉的那一只羊;除了它之外你最好还有很多只羊;有很多只羊;因为你有很多只羊,所以你过去就建过“羊牢”;所以,你虽然“亡羊”了,但还有机会去“补牢”;所以,一旦“牢”补好了,你可以管更多只羊;所以,最初的时候亡掉一两只羊,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可惜,很多“韭菜”只有一只羊,所以,从来都没有过“羊牢”,所以,他们的羊死了就死了,“补牢”这事儿对他们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机会。

所以,“亡羊补牢”的“韭菜”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很简单,还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003韭菜画像三:拒绝学习与思考关键词:懒惰

人们常常用短期和长期来区分“投机”和“投资”,这是很肤浅的。

投机也可以很长期,正如投资也可以很短期一样。人们对投机抱有贬义,对投资抱有褒义,也是普遍错误而又肤浅的想法。你说“失败的投资”和“成功的投机”,哪一个更好呢?

我个人是这样区分投机者和投资者的: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

交易之前,认真研究,深入学习;交易过后,无论输赢,都要总结归纳,修正自己的观念和思考,以便完善下一次的决策——这么做的人,在我眼里都是投资者,哪怕他们是“快进快出”。

“韭菜”是什么样的呢?他们不学习,他们不研究,他们鼠目寸光,他们怨天尤人……这样的人,在我眼里无论有钱与否,无论智商高低,都是“失败的投机者”。

韭菜们甚至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手中正在买卖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发现自己必须向别人咨询,或者必须“打探小道消息”才能决定交易的方向,那么说明你竟然真的就是一根所谓的“韭菜”,亡羊补牢,这个词中的“牢”,其实最终就是你的“见解库”、“知识库”、“决策机器”。

然而,因为无知进场,又因为无知退场,这是最凄惨的结局。

虽然是因为无知进场,但正是因为已经经历了无知的下场,所以玩命地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知者——这才是明智的选择,不仅明智,这才是强者的选择。

思考带来决策,决策带来行动,行动改变命运——这是大实话。

004韭菜画像四:用“零和游戏”的策略玩非零和游戏

据我观察,所有的韭菜都认同一个实际上错误的观点:所谓的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

也就是说,他们相信自己赚到的钱,是别人赔掉的钱;或者反过来说,他们自己赔掉了多少钱,一定被别人赚走了同样数额的钱。

他们错在哪里了呢?

他们全然忽视了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或者通俗点讲,就是牛熊交替。

005韭菜画像五:忽略“买卖时机”,略懂“价值投资”  关键词:更多的视角

如果韭菜们买入的时机错了。

“时机错了”是最本质、最合理、最有指导意义的正确解释,甚至应该是唯一的合理解释。

无论在什么时候,买卖都是由双方配合完成的。买家虽然有买的意愿,如果没有卖家,他是买不到的,无论出价高低。反过来,卖家也一样,如果没有买家,他也是卖不出的,无论出价高低。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交易参与者的思考、判断、需求、结论如若完全一致的话,是不可能有交易出现的价高低。反过来,卖家也一样,如果没有买家,他也是卖不出的,无论出价高低。

你在错误的时机做了交易决策,那么其后最正确的对策是什么呢?很简单啊:等待下一个正确的时机!

在正确的时机面前,哪怕连“价值”这个宝贝都显得弱不禁风、无能为力。所以,仔细观察一下吧:那些盲目相信价值投资的人,只能为自己的错误理解、错误决策默默地买单。

千万不要以为,正在谈论“价值投资”的人,就是以“价值投资”作为行动与判断依据的人。若是常被表象所迷惑,你的交易成绩只能很差很差。

绝大多数人之所以正在讨论“价值投资”,是因为他们已然“被套住”了——这才是实质。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讨论“价值投资”的根本原因。

“价值投资”的缺陷:虽然它是对的,但它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世界。

006韭菜画像六:有耐力,没实力

关键词:场外赚钱能力

两个人玩抛硬币对赌,每一把下注一万元;硬币是完美的硬币,两个人都不可能作弊……请问,最终输赢由什么决定?

这不是“脑筋急转弯”题,但你很可能会以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明明是1:1概率的事情,哪里有什么输赢啊!

既然没有输赢,那所谓的“决定输赢”又从何谈起?!这就是最好的例子,能用来证明绝大多数人只能看到表象,观察不到实质。

最终几乎肯定还是有输赢的——如果两个人的财力有一定的差别的话。抛硬币的结果是正面还是反面的概率虽然的确是1:1,但概率的意思是说,虽然总体上是1:1,但展现上肯定不是“这一次正面,下一次反面,如此循环往复……”极端的情况下,参与的某方如果只有一万元赌资,他只要第一次输就马上出局了。你小时候真的痴迷过玩抛硬币就知道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连续出现32次正面(或者连续32次反面)的情况其实也挺常见的!若是某方持有二三十万,另外一方仅有三五万,由于玩的是1/2概率输赢的东西,赌资比对方多很多的人更容易赢,不是吗?所以,在这种游戏里,最终,决定输赢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

几乎是同样的道理,“韭菜”最终的下场,并不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是因为缺乏实力所致。如果进场时“那必然被套的部分”,事实上仅占他所有资产的一小部分,他会“失去耐心”吗?他会因此失去冷静吗?他会因此焦灼不堪吗?他会因此羞愤难当吗?都不会。更可能的是,他会很冷静,他会无焦虑,他会羞愧自己判断错了,但完全不可能因为羞愧而做出更不合理的行为。

在交易市场里,实力指的究竟是什么?有一个清楚的定义: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

而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像我一样不断地在场外赚钱可能是唯一的优势策略。

007 韭菜画像七:成功要冒险

关键词:观察、总结、计算、学习

韭菜们并不知道。正如韭菜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尴尬解释有误一样,他们对成功者的解读也是无一正确。他们以为优秀者、成功者,最终都是靠冒险成功的,他们的理解线性且单一:市场有风险;所以,想要成功就要冒险;反过来,不冒险就不可能成功……

错了!真的完全错了!

必须学会的一个观念是:能不冒险绝不冒险;

即便是必须冒险的时候,也要让傻瓜们冒险,自己在一旁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获得经验的最直接方法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然而,在风险这件事儿上,一定要尽早学会观察他人的冒险实践,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你干什么呢?你观察,你总结,你学习。

成功的交易者,跟爱因斯坦口中的“上帝”一样,是不玩骰子游戏的——纯粹由概率决定的事情,他们会直接回避。

008 韭菜画像八:频繁交易带来的“零和游戏”结果

关键词:拒绝“抛硬币”

有这么个“屋子里的大象”——即,那种显而易见却被人们全然无视的现象:交易频次越高,交易越是接近“零和游戏”。

所以,韭菜想要翻身,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一条路可走:降低交易频次……降低降低再降低。

频繁交易的结果就是交易手续费累积,累积到吞噬你的所有利润和本金。

降低交易频次的巨大好处在于另外一个方面。当交易频次越高的时候,回报风险比很难变高,而是变得越来越低。因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突然”产生巨大回报的可能性极低极低——虽然在一个波动(风险这事儿有点违背直觉,在交易市场里: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于抛硬币;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

所以,降低交易频次的本质,是拒绝抛硬币,坚持逻辑推断。

009韭菜画像九:被自己割掉的“韭菜”

关键词:幻觉

到底是谁在割韭菜?

所谓的“韭菜”其实常常并不是被别人割,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是被自己割的!

他们犯的错误拆解开来有三个:

1.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做出了错误的购买决定;

2.依然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出售决定;

3.最后还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但是全然不自知,认为是别人欺骗了他们,自己“被割了韭菜”……

所有的韭菜都有幻觉。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他们都有个念头:唉!我要是在那里卖出(眼瞅着某个价格高点),然后在这里再买入(目光挪到某个价格低点)……就好了!这明显是小孩子才有的不切实际的念头,然而,冲进交易市场之后,在外面那么“成熟”的人,突然之间又开始极度幼稚起来……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有一个价格,在交易市场上,伴随着那个价易市场上,伴随着那个价格,有一个“盘口交易量”——这很重要!

冷静一下,仔细看看K线图就知道了——事实上,在任何“最高点”“最低点”的价格上,成交量都很少!

在最高点的价格上,只能卖掉那一点点的量,再接着卖,就要以更低的价格成交了……反过来,在最低点的价格上,只能买到那一点点的量,再接着买,就要以更高的价格成交了……

“韭菜”们永远只看“单价”,进而得出结论“现在已经太贵了!”,于是,他们总是去找“更便宜的”,总是去找“更早的机会”……殊不知,这种片面的思考,恰恰是无形的镰刀,正在一茬一茬地割着自己。

等你一点一点进步,离开注定成为韭菜的那条路之后,你自然会明白:作为交易市场中的一分子,你不大可能在最高点卖出,也很难在最低点买入……

为什么呢?理由很清楚也很简单: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是因为一小部分交易者的“冲动”造成的……你注定要成为一个不冲动的人,所以,那一部分冲动的交易注定不属于不冲动的你!

010 韭菜画像十:把错误合理化

关键词:反思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越来越相信是“性本善”的。人们是从愚蠢变得越来越聪明吗?还是反过来,本来挺聪明,后来渐渐变傻?观察得越多,我越相信是后者。

所有的人都是向好的。可是,一旦这个人做了一个坏的决策,那么他将面临一个选择:

承认错误,而后努力改正错误;不承认错误,而后把那个错误“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所以,不想变傻,就必须做一件事情:

做一次傻事没关系,但,一旦发现自己很傻,就要马上纠正,绝对不能对自己的傻×行为进行合理化,否则,就只能在变傻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可怕的是,傻×绝对不幸福实则痛苦的傻×——这一点毫无疑问。

进入交易市场的人们,从来不缺痛苦,因为痛苦这东西几乎漫天飞舞;于是,真正稀缺的只有一样东西:反思

例:“如何才能正确地提高回报风险比”呢?回报风险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这么简单的公式能研究出什么玄机呢?盯着一个东西看很久很久,胡思乱想很久很久,就是所谓“深度思考”的唯一方法。就好像我们盯着天花板能看出原本看不到的图案一样,所有的深度思考,都是盯着一个小东西想很久很久的结果。笛卡尔发明直角坐标系,就是这么个过程。

降低风报风险比的方法,无非有两个:要么加大分子,要么减小分母……

减小分母,可行的手段有这么几个: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而加大分子呢?有什么可行的手段?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暴跌之后再买)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

最终,我的选择是这样的:

为了减小分母,我想办法继续提高场外赚钱能力,进场的钱,就当是丢了……

为了加大分子,我买入之后就不动,不管涨跌,穿越多次牛熊……

韭菜的画像,是我在整理文字时,想到的总结方法。而“韭菜画像”也并不是这本书的全部,笑来老师当然也提供了方法论。

如,给韭菜的一些实用技能

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进场之后,不要动,看上一年之后再动手买。”

第二条,只买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标的。这是一种智慧。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去相信整个市场的智商。市场都帮你选好了,为啥不服呢?

第三条,一个特简单的原则可以瞬间上手:熊市里你可以随便买买买!牛市一段时间之后,要开始慎重慎重再慎重……

再比如,给终将脱离韭菜外套而终将成长的的的生活工作方法论。

在交易上,你就是独来独往的;在生活里,你绝不独来独往,你广交各路善缘,且不断想办法让生活更多姿多彩。于是,你会明白,只在生命中的某一个狭小的领域里孤独,不仅不可怕,还很享受。事实上,在任何领域里,想要把手中的事情做到极致,都要学会独处。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孤独”,这非常重要。所有成功的交易者最终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在交易市场里,无论是现金、时间还是生活,都绝对不可以ALL–IN。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失败无能为力。所以,交易之外,要有很好的生活。好生活,不是放在那里就可以的,是要寻找、培养、经营的。除了生活之外,还要有工作,不一定非要是与投资交易相关的工作,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想做到极致,就很难,然而,只要做到了,就一定有成长,有新的境界。生活工作之外,还要有学习,现代人最幸福的地方就是可以无生活压力地学习,而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社会地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为了自己的大脑继续成长……

控制自己是天下最难的事情。

以后你会知道的,当你反思自己行为的时候,你最难过的是想到那些“你自己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事实上没那么做”的情节。越是简单的原理越是难以遵守,就是这个原因。而当你意识到自己没控制好自己的时候,你甚至很难想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那样的情况。我也经常感觉莫名其妙——最后找到的解决方法也很含混:增加独处的时间,增加自我责怪的时间,让自己更难受一会儿,希望能记住那个痛苦,希望如此这般能够避免下一次做出同样的傻事……

最后笑来老师和我们分享和总结了“韭菜”的概念

在写这本书之初:所谓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韭菜”这个概念跟散户没有必然联系。韭菜之所以是韭菜,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脑子里的基础假设一模一样地错了——他们永恒地在一个非零和游戏里,按照零和游戏的思维去决策——所以他们其后的一切思考与决策都是被这个错误所局限的,以至于他们理直气壮地做出错误的决策,而后又不断地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错误决策进行一厢情愿的合理化,如此循环往复……

在写完这本书之后:所谓的“韭菜”,指的是那些在本质上并不是零和游戏的交易市场里,以为自己在玩零和游戏的交易者。

什么时候你发现自己不再是“韭菜”?

你知道这不是一个零和游戏,由此你能一步一步得到很多很多颠倒乾坤的结论……

虽然你可以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但与此同时你没有忘记锻炼自己的智商,于是,你渐渐变成一个有章有法的交易者。

你能看到周期,你能判断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频次交易,你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你再也不用幼稚的“非黑即白”“你坏我好”之类的二元逻辑思考,你能透过表象研究实质,你总是尝试着去寻找能够更完整地解释这个世界的规律及其方法论。

你甚至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你最终扳回了局势,你没有被那“天然的错误”所击败……你,凭什么是韭菜?!

后记:“韭菜”一词,不仅仅适用于投资交易场景。笑来老师的书中,表面上介绍的是交易市场的生存原则,但这些原则,是可以在适当的场景复制、应用的。所以,这不仅仅是给在交易市场中的投资者看的小册子,也是给成长中的你的小册子。我们每个人吸收到的观点不同,但终究都会获得现阶段最打动你的“养分”。感谢笑来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韭菜的自我修养》——一根韭菜成长的必由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a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