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共情关注?比如说很多父母会抱怨说,给你念绘本,你怎么不听呢?当我们给孩子念绘本的时候,我们希望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个绘本上,妈妈怎么念他就怎么听,这不叫共情关注。你会发现,当你给孩子念绘本的时候,孩子突然伸手去摸旁边的那个床单了。
什么叫共情关注呢?这时候你应该跟着他走说,“你看到床单了,这个叫床单,你要摸一下吗?来,摸着绘本咱们来听”,这叫共情关注。然后你给他念绘本,念到一半的时候,孩子突然指着前说“这儿”,
又要念前面这个地方,“还是喜欢这个呀,来,妈妈再给你念一遍”,这叫共情关注。你要把他的情绪感觉讲出来,你要不断的帮他解释他的这种感觉,这种共情关注的方式能够让孩子快速的学习。
因为孩子那么小,他怎么可能跟着你的节奏去吃饭,去大小便,然后去学习?念绘本的时候,怎么都能够跟着你的节奏看?不可能,所以你非得让他跟着你,就给他带来焦虑带来皮质醇的分泌,最后你也生气,他也生气。
我见过很多家长跟我讲说我女儿两岁,现在叛逆得要命。两岁竟然叛逆得要命,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是我们对她共情关注。
我们是讲故事还是堆积木,看孩子的这种感觉,当他在听故事的时候跑去玩积木,你给他解释积木,这个叫积木,红色的。拿在手里看看重不重,不断地帮他解释这个世界,这是第一个原则。
共情关注当中,你完全可以用儿向的语言,就是我们过去有一些专家经常说,不要用小孩子的话跟孩子说话,用大人的说话方式跟他说话。这本书的作者说,不对,说我们就是要用那些很可爱的话,来拉臭臭,吃饭饭,喝大牛奶。为什么这些词对孩子有效呢?
孩子喜欢叠加词,孩子觉得叠加词有韵律感、好听、有意思。他会更有学习的这种欲望和动力。那具体的做法就是观察理解行动,你要不断地观察孩子的行为,理解他的行为,帮助他讲出来说,你是不是想妈妈,你希望妈妈抱对不对,这就是共情关注的做法。你要经常性地跟孩子共情关注,来描述他的状态,这是第一个T的原则。
第二个T叫作talk more,充分交流,要多说。首先是你要跟他讲述我们在发生些什么事。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妈带着我去上学,我们那时候骑很远的自行车,然后我妈一路见到什么就跟我讲什么。路边这有一棵树,那有一个狗,狗来了怎么办,然后我就跟她互动,讲那狗来了,我保护你,然后狗一来我就先吓哭了。
今天我们很多父母给孩子扔一个手机,谁给他平行讲述?没有。就是孩子所看到的东西,跟他眼前发生的世界无关,他根本没法把这件事和那件事建立起来连接,所以他大脑的神经元连接就不发达,就不建立。最重要的我们说,不能把孩子扔给手机的核心原因,就是手机既不关注也不交流也不轮流。
所以,你会发现,给孩子进行平行谈话也就是说你不断地解释孩子所发生过的事,在做什么事就跟他讲什么事。哪怕孩子坐在一边,你说妈妈现在给你做饭,你看妈妈要给大家做好吃的饭饭,然后这样给他讲,这个对孩子都是学习。因为孩子能够把实际生活中的东西跟你的陈述联系在一起,这个叫作充分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