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学习下3T原则的第一个原则——共情关注。
共情关注原则即是希望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和孩子建立联系。
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如何场景:
爸爸妈妈正在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书,孩子听了一点点后,开始看向旁边的乐高玩具,并伸手拿着玩耍。 爸爸妈妈看到后,通常会说“先把玩具当下,好好听爸爸讲故事喔” 孩子通常会置之不理或者说“我就要玩玩具”。 还有一种爸爸妈妈会选择暂停故事书,转而专心地陪孩子玩乐高,并在游戏中多多和孩子沟通乐高的玩法,在玩了一会儿乐高后会问下孩子 “想不想听爸爸讲故事书呢”
第二种爸爸妈妈便是做到了共情关注,他们关注了孩子的兴趣,并和孩子一起玩耍,这一过程不光能够改善亲子关系,还能在玩耍中的深入的互动,锻炼孩子的大脑发育。
关于共情关注,我们需要知道一点,那就是孩子的执行力和成年人不同,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果强行让他们做不感兴趣的事情,他们不会用心去做,也不会对大脑发育有很大的提升。
那么,在我们要加入孩子的活动后,共情关注会得到加强,同时我们要专心地陪伴孩子,不能受电子设备等吸引而三心二意地陪伴孩子。
共情关注主要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观察,认真观察孩子的行为,其次是理解,理解孩子的需求,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最后是行动,和孩子建立联系。
有两个共情关注的小贴士。
首先是儿向言语,通俗点就是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言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重复。研究表明,如果11~14个月大的婴儿一直在接受儿向言语,那么他们两岁的时候,比起一直接受成人语的同龄人,要多两倍的词汇量。
其次,给孩子安全感,比如对孩子说“没事喔,小雨点,爸爸妈妈在这里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