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我不是药神》观后

《我不是药神》观后

作者: 罗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8 11:50 被阅读0次

相对于目前国产电影的市场行情,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确实是一部“神片”,是具有成为现象级电影的资本的,豆瓣评分9.0也已经充分说明普通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认可,但若将之与《肖申克的救赎》等影响深远的作品相比,它的艺术成就还远远不及,但这些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枝独秀的存在,并不妨碍其打动人心之处。

掩卷而思,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莫非以下三点:

1.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2.电影的背后反映的更多是人们对公平、公正的永恒追求;

3.优秀的创作团队;

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这部剧制造了许多矛盾:一是制药公司要盈利,但仿制药泛滥;二是白血病人要活命,但无力承担天价药;三是警察要执法,但情与法难以兼容;四是主人公要守护家庭,但无力承担经济压力。这些矛盾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也紧紧揪住了观影者的心。

制药公司要盈利,这没错。如果假药横行,制药公司无法盈利,那还有谁会花费巨大的代价去专研新药,苦心攻克医学难题,市场的不平衡会扼杀积极的创造力,也会对整个医药行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子贡赎人的故事耳熟能详,讲的是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孔子所言的是子贡虽然洒脱,但是却无形架高了救人者的道德感,会令人觉得赎人后拿去赎金是一件羞耻的行为,从而降低了人们积极赎人的行为。同样的,对于制药公司而言,如果制药公司为了提高道德感,从而枉顾市场规律去降低药价,那么真正降低的则是整个行业对疑难杂症的攻克之心、对医疗科研的专研之心。

白血病人要活命,这没错。正如片中人所说,你能保证这一辈子不生病嘛?这一追问活生生击打人的内心,扪心自问,“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现象还少吗?“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现象还少吗?影片人物“程勇”的原型“陆勇”不也是个企业家,自从2002年查出得了慢粒白血病,两年不到就吃掉将近70万,2002的70万,其购买力可是现在的四五倍还多!就算是陆勇这样的企业家也撑不住如此开销,更何况寻常百姓?但想好好地活着,有错吗?

警察要执法,这没错。法大于情的案例并不少见,但若仅仅以情度量,那将更加助长非法的行为。2016的“辱母杀人案”不也是如此嘛,案件人于欢在母亲和自己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后,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伤四人,其中一人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放之于情,于欢确实不忍母亲受此屈辱;放之于法,于欢确实杀人。最终法院判决于欢为有期徒刑五年。这样的案件,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并不少见,而法与情的辩证也是矛盾的,但若法律和正义不能保护弱者,那便成了最无赖的帮凶。我想唯有社会进步,法制健全,才能更好地去平衡这两者的关系。

电影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永恒追求。

都说“少不看水浒”,劝告年青的时候不要去看水浒传,因为里面的打斗杀人场面过于血腥,怕人学坏。但是真正深入名著之中,看梁山好汉屡杀贪官污吏,往往觉得大快人心,乃至身心舒畅,这不也是反映人们对贪腐的厌恶,对公平正义的追寻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电影之所以能够如此热火,其背后的逻辑便是重新引起人们对医疗问题的关注,对国家医疗改革的关注。近几年,医闹事故频发,甚至危及医疗人员生命安全,以至于身边学医学的朋友去跑步时还揶揄道“要好好锻炼,以后医闹能跑得快”;甚至网上还流传着“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惊人语句,这些话读来是多么的心酸,多么地令人心疼。但这不都印证医疗话题深入人心这一现实嘛?去发现问题,凸显问题,进而倒逼改革,这也是自下而上推动国家法制进程的重要举措。

优秀的创作团队

 

这部影片是勇敢的,不怕过不了审,导演敢拍,演员敢演,制片人敢投钱。

一则采访宁浩的专访中问道“你会给青年导演什么建议”,宁浩说道“没有建议,给了忠告再去做事的人做不了导演,导演是那种拦都拦不住的人,如果是听别人劝告的就不适合做导演”我想文牧野就是宁浩眼中真正的导演,这个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共存的青年导演得到了《我不是药神》的剧本,最终一心扎在其中,如痴如醉。宁浩此举大有扶持后人的举动。其实文牧野也是宁浩签约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中的一员,这个计划旨在集结有志青年电影人,发掘电影新生力量;这让我想起宁浩也是在刘德华的帮助下拍摄了疯狂的石头,而后一举成名,佳作连篇。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一代接一代的导演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他们充满生机又满腹激情,就让我们静候佳作,等风自来。

偶像派与实力派,永远是炙热的话题。在这种大流量大IP的环境下,更是如此。我想与其争的面红耳赤,不如让市场定夺。总有人会成长,也总有人正青春。

影片中扮演吕受益的演员王传君为了演好一个表现自己饥饿的镜头,吃了44个小笼包,5碗面,一天吐了三次;为了呈现出一个病人的憔悴,甚至两天两夜不曾睡觉。徐峥作为喜剧演员一直避免哭戏,但在本剧中真情流露,把心掏出来给观众,他坦言“自己非常怕拍哭戏,很怕酝酿很久哭不出来”、“有一场戏我哭到嗷嗷叫,又响又难听,我也不管了,因为这些戏靠演技没用,就得掏心掏肺的,把你那颗心拿出来”,这真性情的展现,又何尝不是演员个人的成长。

总之,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影片,它饱满,现实,充满人性;它打动人心,引人落泪;它拉动话题,引起争辩。这样一部影片,值得去看,值得让我们相信更好的中国电影市场。

相关文章

  • 心向光明,墨夜无暗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心向光明,墨夜无暗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秋水长天 《我不是药神》...

  • 人性的回归

    电影《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悠然:『观察与思考』 “人性的回归”是本文的标题,也是对电影《我不是药神》的观后感...

  •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春儿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文/春儿 《我不是药神》,昨天上午看了这部电影,...

  • 我们都是被逼着长大的

    我们都是被逼着长大的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老实...

  • 『我不是药神』观后

    最深刻的句子是张长林说的:人其实都是一种病——穷病 一、药物问题要辩证来看 制药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在中国在美国,...

  • 《我不是药神》观后

    今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呀,爸妈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虽然最后他们吐槽在电影院还是看3D才好,emmm等有好的3D电影...

  • 《我不是药神》观后

    人生有很多当时觉得非常重要的事,但过后都变得无关紧要,都成了不足挂齿的小事,但有些事确是大事,比如关于事业、婚姻和...

  • 《我不是药神》观后

    趁着周先生的生日,和他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最近特别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徐峥的电影看过很多部,但无疑这部是最喜欢的,...

  • 《我不是药神》观后

    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可能有剧透,但是无论有没有,我想你也可能听过不少的评价了,观点都是别人的,带...

  • 《我不是药神》观后

    【当然有剧透】 截至7月8日14时 上映4天票房11亿 豆瓣评分人次30万,评分9.0 这部电影无疑是2018的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是药神》观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co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