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媜
我常幻想有一门生存并喜爱的手艺,像裁缝那样。写作就是我热爱的手艺。
今天去裁缝店看我要裁剪的衣服的进度。其实是找一个时空聊解无聊。我喜欢观察他们夫妻做活。50多岁的他们从十六七岁就开始做裁缝。30多年多年过去了。这个城市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融入了这个城市。比我还要融入得深。裁裤脚,安拉锁、做裙子,做裤子,做大衣,改旧衣服......一切与衣服有关的伙计,他们都熟稔。小活大活他们都能做。小活如缝裤边,需要几十元。有时富有人家找他们做,一件大衣成品价格上万元。他们长年累月地裁衣服、做衣服。刻意练习使他们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忘乎所以。幻想着自己也是裁缝。我从不羡慕当官的,我总是羡慕有手艺的人。一门手艺让人有满满的安全感。安全感匮乏是我的致命心理困扰。常忧虑没有一门精致的手艺养活自己。我想掌握一门这样的手艺。
我想把写作变成一门手艺。于是又开始了写作。我可以终身写作。退休了,老了,也可以写作。
充实并享受着,这是恢复在简书平台写作坚持日更36天最大的感受。
一度怀疑我是否还能写。在中断半年多之后。因为开始时只能写二三百字。几年前我可以每天坚持写五六千字的。手感。对,手感找不着了!写作的手感!是,就是这种感觉。好像七八年不开车,猛一开车,不知道怎么驾驶了一样。放弃?不可以。没有时间了。想练就写作这门手艺,必须像裁缝那样,天天做,日日练。
没有思路?如同自行车的链条生锈。写不下去。就让脑子天马行空的飞。把盘旋在大脑里的一切想法,提炼出来,找到一个点,让想象力飞起来,抒写一个又一个故事。文学是高于现实的。写作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人未竟的欲望通过写作构建一个理想的人生。当这样想时,写作就如同泉水,汩汩流出。
怎么样写出独特风格的故事?如何使自己的文字有辨识度?有特色?很多人的文章闻起来是一个味道。没有让人惊艳的体验。写就写出精品,写出独特性,写出辨识度,写出美来。《巴黎圣母院》和》《安娜卡列尼娜》读完后,雨果的文采要胜过列夫若尔斯泰。雨果的文采较美,列夫拓尔思天的文采相较平实。这就是独特性。雨果更是让自己喜爱。很多句子段落触动人心,唯美动人。
读完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知晓任何琐碎平常万物皆可成文。关键是看写作者如何着笔。刘亮程的文章极具辨识度,非常富有诗意的美感。这与他十余年的诗歌写作训练分不开的。作家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才能出口成章。刘亮程出口就是散文诗一样的语言。这种能力也是多年训练的结果。读完这本书,再也不觉没有素材可写。万物皆可成素材。关键是写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写作若无大才,那就从写普通文开始。如同裁缝这个行业,成不了国际知名的服装设计师,那就做一个隐匿于民间的小裁缝。有了这本手艺,起码吃饭有了保障。
一个人如果活得平庸。不要怨天尤人。你除了懒惰,没有任何原因解释你平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