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读书
跟张爱玲学一句话,让你的文字生动起来(一)

跟张爱玲学一句话,让你的文字生动起来(一)

作者: 一苇潇潇 | 来源:发表于2021-02-22 11:47 被阅读0次

关于写作,我们可以看得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门手艺,跟学习任何一门手艺一样,去学习我们的写作。

比如,你可以将它看成是,一门建房子的手艺,炒菜的厨艺,或者是推销产品的口艺,你是怎么学习这些手艺,那么你就怎么去学习你的写作。

其实,所有的手艺,用卖油翁一句话来说,无非就是唯手熟而已。

当然,我们在获得手熟之前,还是先要脑瓜子里,存有一个手熟的成品概念。而写作的那个手熟成品概念,就是好文章的样子。

我们不排除有的人,他们跟我们不一样,他们确实有写作天赋,一出手,就不凡。比如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她就是如此,一个有写作天赋的天才型作家。

七岁时,她开始执笔写小说。17岁时,发表第一篇文章《天才梦》。到了她23岁时,她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第一炉香》,就是这一篇处女作,将整个文坛轰动了,一个闪耀的写作新星横空出现。

虽然,我们不否认写作天才。但写作,依然是可以学习的,我们不从普通作者那里学习写作,就从一个高起点,从天才作家,从张爱玲的天才文字里学习。

据说张爱玲,她年轻时特别爱看电影,所以她的文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带有一种瞬间定格的镜头

读者读过去,看到的不是单薄不会说话的文字,而是一个个生动的镜头,你读张爱玲一段文字,就如看了电影一个场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她写在《金锁记》的一句话,看是不是一个瞬间定格的生动镜头,还有这个镜头里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为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读这一句话,我想,大家首先注意到的,可能张爱玲她的写作手法——时空转换。这种手法,很少见。一般作家处理,就是一句10年以后,可在张爱玲手里,却利用一面镜子,一个眩晕的感觉,就不动声色地,让时间滑过了10年。

但是,我们在过年、过节,或者遇到一个久久不见的人,确实会产生一种眩晕感觉,跌入时空一般,产生一种混乱,照出时间浩浩汤汤地离去。

可张爱玲,她利用一面镜子,照出死的死了,老的老了,褪色的褪色了。时间,过去了10年,这种手法真的是绝了。

这句话,除了时空转换的写作手法,还有其它方面,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例如,句子中的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这里面,张爱玲就动用了视觉,还有听觉。

我们写作时,一定要,一定要,记得唤起我们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让它们多种感官共同上场,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可许多人写作,往往写完了一篇故事,还是只有一种感官出场——视觉,只有看到的。而耳朵听到的,鼻子里嗅到的,或者感觉到的,在故事里通通失踪了。

这样写下来,故事容易单薄,而且很难领着读者进入故事,跟你的人物共经历,共悲喜,经常是失败之作。

我们再来看下一句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

读过张爱玲的读者,都会留意到一件事情,就是“色”,张爱玲小说的色彩,可以说是最丰富的,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像她一般这么喜欢“色”,而且用得那么出彩。她是随时随地,都在运用着色彩,来编织她的一个文字世界。

你看,翠竹帘子,金山绿水。张爱玲的八个字里面,就包含三种颜色。可能我们写作,不习惯这么折腾颜色,可恰当的颜色,却能让文章灵动。

俗语都有说,有声有色。学习张爱玲的“色”,能让你的文章,成为色彩一个丰富的世界。

胡兰成,曾经说过一句话,站在张爱玲跟前,再豪华的人都会感到威胁,看出自己的寒碜。其实,我们读张爱玲的文章,也是有这样一种感觉。

那么我们就从张爱玲的句子,学习起来,好好感受一下张爱玲文字的魅力,增长我们的写作手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张爱玲学一句话,让你的文字生动起来(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vh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