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

读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

作者: 小兔子小姐_艾草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23:01 被阅读0次

过了一个周末,又回归写读后感的日子,躺在床上敲着手机,外面蛙声阵阵,初夏的夜十分清凉,无丝毫暑气。这样的感觉真好!

桥边小说有三篇。

第一篇讲的是一所小学的斋夫,詹大胖子。斋夫就是干一些杂活的人,比如打铃啦、烧水啦、修剪花木啦等等。似乎每个学校都会有这样一个人吧。这个人很胖,让我想到了哈利波特里海格的形象,当然他没有海格可爱。他常年住在学校里。也因此,知道了学校校长几次夜宿学校某单身女老师宿舍的事情。校长是有家室的人,詹大对他十分不屑。而女老师,他觉得她甚是可怜,因此并未在别人利益引诱下去揭发这件事。他是一个有些粗俗但也有怜悯之心的人。当然对于校长和女老师之间的事,我和我老公抱有不同态度。我老公觉得校长和女老师你情我愿,校长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家里老婆是母老虎(文中并未交代),反正呢校长与女老师有共同语言,发生这样的事是很自然的。心塞,在他看来不顾家庭,和相知的人出轨还是有理的。背叛家庭理由总是有千万条,归根到底便是不爱了,责任也可以放到最底线。

第二篇,讲的是幽冥钟,是指在夜半时分寺院里敲响的钟声。此钟声是为了渡那些难产而死的女人。人们认为这些人如此死状是污秽很不洁的,会去到最痛苦的地狱,因此敲响这钟声是为了让她们得到一些抚慰。我想着,人家已经够凄惨的了,阎王爷总不至于再让她们到地狱还受苦吧,不知道当时的人们是怎么想的。当然女性的悲哀也可见一斑,第一篇中的女老师、校长的妻子都似乎是男权的牺牲品……

第三篇,讲的是一个做酱园子的老板。这个故事倒没那么伤情。酱园子叫连万顺,老板别人都叫他连老大。连老大与之前提到的八千岁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他一点儿不吝啬,为人处事极厚道,深受当地老百姓喜欢,因此生意也做得好。而且他还有一门好手艺,就是做茶干,这茶干都被当作了地方特产,当地人去外地做客访友都是要稍带上一份。后来连老大去世了,这茶干的手艺也便失传了,连这酱园子也是没有了。觉得这样的遗失甚是可惜。有点想念小时候吃的个头很小的豆沙枕头粽,里面还会有颗化了的红枣;还有一指长的豆沙馅儿的炸春卷,不知为啥现在的春卷都是咸的;还有清明时候的青团,里面是又甜又细的豆沙外面是软软糯糯有些青草气的糯米,现在的青团吃起来都只是一股塑料味,口感也偏硬;还有一口下去汁水便出来的灌汤包,鲜香的肉汁儿味让人怀念,现在的包子则多是一口下去的面与肉。还有些什么呢,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了。只希望有些老字号还有人继承,可以成为一座城世世代代人的回忆……

相关文章

  • 读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

    过了一个周末,又回归写读后感的日子,躺在床上敲着手机,外面蛙声阵阵,初夏的夜十分清凉,无丝毫暑气。这样的感觉真好!...

  • 汪曾祺,你真是够了!

    最近,汪曾祺上了热搜。 “知书少年果麦麦”读《汪曾祺小说集》,发现汪曾祺在小说里,经常用括号(),进行一番吐槽。 ...

  • 书评|读汪曾祺:为了记忆深处无法消逝的纯美

    年纪越大越喜欢读汪曾祺。 上一次隆重地读汪曾祺还是小学时代。那时有位长辈送我一本《塔上随笔》,这本书是汪曾祺的小说...

  • 汪曾祺小说读感

    五味 端午的鸭蛋 都说,秋天的风是从以往吹来的。心中怀念的永远是故乡。 你为什么回故乡:为看见一个真实...

  •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散文各种版本买了不少,每次随意翻翻就能很快看进去,且觉得写得特别有味道。 ...

  • T计划:@优质写作Day22

    @汪曾祺 汪曾祺,是众所公认的短篇小说的“圣手”。 汪曾祺说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本来就是语言的艺术,就像绘画...

  • 初读汪曾祺《人间草木》

    初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是女儿推荐给我的。 我对汪曾祺的了解仅限于人物介绍。知道他是沈从文先生的高徒,当代著名小说...

  • 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汪曾祺《人间草木》读后感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很出名,如《受戒》。他的散文也有很多人喜欢。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总感觉一种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 汪曾祺小说

    《钓》——汪曾祺青涩的处女作 稷禾 《钓》这篇小说于1940年6月2...

  • 读汪老的书

    早上早醒,睡不着,就在平板上读汪曾祺的小说。读他的小说你会感觉像在听一个老人的絮叨,没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ee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