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行走在黔北遵义的深秋时节,总喜欢这瞅瞅、那瞧瞧,还喜欢与有眼缘的攀谈几句。甭看遵义只是三线城市,穿着打扮、谈吐见识,比大地方的人一点不差,也都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只是嘴里吐出的话语,掩饰不住特定的乡音。都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了,那些年成见明显的“三大差别”,似乎也没那么明显了。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不太喜欢乘坐公交车时,乘客之间交流的大声武气,不管车内其他人愿意听、还是不愿意听,一任自己信口开河。平日里遇到这种叽叽喳喳,我都自动屏蔽耳膜,可今早两位年过六旬大妈的说道,却让耳膜屏蔽功能失效。她们聊的是家里晚辈后生,最近考公务员的事,说以往靠的是关系,现在要靠本事。只有让有本事的考上,没本事的回去背背篼,才能让大家服气。我把这话听了进去,顺便了解到当下考公务员风气,也学会了回家背背篼的确切含义。内弟相约爬红军山,结果下车后偏道,走上登顶凤凰山的路。这“凤凰山”和“红军山”,都是名叫“小龙山”的不同脉系,比较起来凤凰山更为巍峨博大。内弟年已过“五奔六”,知我长期行走脚力不错,爬山之前与我商议,前半程悠着点。可一旦迈开脚步,就很难遏制平常步频,只好走出老远再驻足等待。路遇往山下走的二人,看模样六旬左右都光头,好似亲亲两兄弟。聊谈方知兄弟俩都没过五十,是那种没有血缘的哥们兄弟。再往山顶处攀爬,一平台处有两位老者各自健身,或手着地俯卧撑、或树干作器械引体向上。先问其中一位年近七十岁,家住山下梅岭厂,每天都来此打卡风雨无阻。后问另一位已进八旬,每天徒步、健身折合4万步。这位八旬老者让人看走了眼,哪像八旬的人呀,顶多不过七十岁刚出头。与老者攀谈也是妙语连珠,说专家建议每天走路不要超过7000步、饮食要吃这样、那样。他的认知是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好,凡属有图谋的说道都要谨慎,莫要轻易落入陷阱。
一路偶遇之人不少,不好深问过往今来,且统称江湖俗人。这些个江湖俗人,没有特定标签,看不到醒目烙印,以素面示人、以坦荡交友,合则多聊几句,无缘擦肩而过。没有世俗的羁绊,也少有人情的是非,心里想说的大声说出来,愿意听的顺溜听进去,萍水相逢如是而已。
(本文插图凤凰山随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