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左传
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

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

作者: 晨简之书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14:17 被阅读0次

【原文】

【经】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

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

秋,荆伐郑。

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

邾子克卒。

【传】

十六年夏,诸侯伐郑,宋故也。

郑伯自栎入,缓告于楚。秋,楚伐郑,及栎,为不礼故也。

郑伯治与于雍纠之乱者。九月,杀公子阏,刖强鉏。公父定叔出奔卫。三年而复之,曰:“不可使共叔无后于郑。”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君子谓:“强鉏不能卫其足。”

冬,同盟于幽,郑成也。

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初,晋武公伐夷,执夷诡诸。蒍国请而免之。既而弗报。故子国作乱,谓晋人曰:“与我伐夷而取其地。”遂以晋师伐夷,杀夷诡诸。周公忌父出奔虢。惠王立而复之。

【笔记】

先看国际大事。

上年郑国乘宋国伐郳的时机侵宋。齐恒一看,这不对呀!你们都是我的小弟,郑国你怎么可以打宋国呢?不服就教训你。这不,本年夏天,宋、齐、卫一起把郑国教训了一顿。

郑国的霉运还没过去,到了秋季,荆国(即楚国)也来修理郑了。什么原因?鲁庄公十四年,郑厉公自栎复位,没有及时向楚国报告。楚国就找这个借口打过来了。

不过,现在郑国可是齐国的小弟,虽然兄弟间干过仗,不过打架归打架,兄弟还是兄弟。我们家里内部的事情,你楚国来凑什么热闹?楚国的崛起并且向中原地区积极发展,对齐国的霸权也构成了威胁,得,在郑国的提议下,大家开会,冬十二月,鲁、齐、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又在宋国的幽地会盟,这明显有很强的针对楚国的意味。

各国这两次,一次伐郑,一次会盟,注意一下各国排名的次序。第一次是战争,宋排前,是因为以宋国为主。毕竟是宋国的事嘛,齐国派兵,就是支持了。所以打仗,谁主兵,谁排前。第二次是会盟,先记载的是鲁公,“公会.....”。为什么?因为《春秋》是鲁国修的史书嘛。其他各国的排名,霸主齐桓当仁不让,排在首位,虽然齐只是个侯国。所以会盟,一般以国力大小为序排名,不以爵之尊卑。宋、卫、郑国力差不多,但宋是公国、卫是侯国、郑是伯国,当然宋、卫、郑的次序了。当然也有人说,陈国国力弱,怎么排郑、卫之前了呢?郑国又怎么服气呢?不过,陈排前这可是霸主齐桓公的意思。

首先,陈是三恪之国。什么是三恪呢?武王封建,“兴灭国”,把舜、夏、商的后代分别封了三个国家,这就是陈、杞、宋。陈是舜的后代、杞(就是杞人忧天中的杞)是夏的后代,宋是商的后代。这三个国家比较特殊,不是周代的亲戚,也像齐国那样是臣子,所以又叫三恪之客。陈虽然国力弱,但却是舜的后代,地位特殊。另外,看看陈的地理位置。陈、蔡是楚国进军中原的必经之路。齐桓公称霸之时,楚国这个庞然大物也在迅速崛起。齐桓公提高陈国的排名,显然有拉拢陈国、避免其倒向楚国的目的在内。

再看郑国内政。郑厉公复位后,开始对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发生在郑国、导致郑厉公失位并逃亡到栎的“雍纠之乱”的责任人进行总清算。公子阏、强鉏、公父定叔都是祭仲的党羽,公子阏被杀,强鉏被断足,公父定叔则逃到了卫国。因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有公孙阏,“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不应该再有公子阏。这里的公子阏可能是公孙阏之误。强鉏是个软骨头,大概向郑厉公求饶,郑厉公虽然饶了他的性命,却砍了他的双足。所以有人不无讽刺的说:“强鉏保不住他的脚。”

公父定叔,因为是共叔段的孙子的关系,三年之后,郑厉公气消得差不多了,便召公父定叔回国,说是不能让共叔段在郑国无后。十月归郑,好日子呀,十是盈数嘛。

而曲沃武公终于得到周王室的承认,取代了翼的正统地位。从此,曲沃武公变成了晋武公。不容易呀!曲沃自始封,到最终取代翼为晋国正统,经历三代人、六十七年的努力才得以成功。而曲沃武公自继位起就等了三十七年!《史记》说曲沃武公“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这才得到周王室承认,“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

夷是周王室大夫诡诸的采邑。当初,晋武公攻打夷,俘虏了诡诸。蒍(quán)国是周室的另一个大夫,为诡诸求情,于是晋武放了诡诸。但诡诸不酬谢于蒍。所以后来子国(即蒍国)作乱,便联合晋师伐夷,杀了夷诡诸。周公忌父,也是周王朝卿士,逃到了虢国。后来,周惠王重新立他为君恢复了夷地。这个周公忌父,是周公的后代。

最后一件大事就是邾国国君邾子克去世。邾国小国,本为鲁附庸。但邾国国君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善于外交,周旋于各大国之间。一是借助会盟寻找靠山,同时提高国际地位。鲁隐公元年(前722年),邾子克两次与鲁国会盟。鲁桓公十三年(前699)前往鲁国拜访鲁君,与鲁国的交好。鲁桓公十七年(前695年)与鲁桓公在趡会盟。鲁庄公十三年〔前681年),又与齐、宋、陈、蔡等会盟于北杏。二是结交强国。郑强时结好郑小霸庄公,鲁隐公五年(前718年),借郑国力量逼迫宋国让出己到手的邾国土地。齐强时交好于齐。正是因为齐桓公,鲁庄公十五年〔前679年),周王册封邾为封国,子爵。所以北杏会盟时还称为“邾人”,邾子克去世时已经称作“邾子”了。三是不惧战争,有效抵抗邻国,特别是鲁国侵略。鲁国多次伐邾,如鲁隐公七年(前716年)、鲁桓公七年(前705年)、鲁恒公十五年(前695年)、鲁庄公二年(前692年),鲁国竟都奈何不了邾国。在齐桓的帮助下,本是鲁国附庸的邾国后来竟成了封国,虽然爵位比鲁国低三等,但也算是位列诸侯了。这一切,邾仪父(邾子克)功莫大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jo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