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缘
佛法中的善恶观

佛法中的善恶观

作者: 釋淨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10:44 被阅读140次

       

    佛法中的善恶观

      佛法中评判一个人是否为善或恶,就是看他的身、口、意三业,如果我们身、口、意三业的造作,与佛经的真理不相应,当然就是恶人;如果我们身、口、意三业的造作,与佛经的真理相应,当然就是善人。

          那么还未开始来说明善人与恶人,我想要请问大家:你认为自己是善人还是恶人?恶人!当然你自己的认知,不管是善人或恶人,若你的认知是自我以为,那是不算的,要依照佛经或是祖师的开示,我们来从佛经世尊所开示的道理,或是祖师开示的道理,了知善与恶的道理之后,那么我们才能彻底明了,自己是善人还是恶人?

    一、何谓善恶?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言:

    【善恶之事,由人心作。】

      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经文,我们知道善与恶的评判是以“人心”作为标准。你的心行善当然你就是善人,你的心行恶当然你就是恶人。下面就是解释善与恶的意思。

      【善乃指与善心相应之一切思想行为,其性质包括顺理合法,利益自他,与贪、瞋、痴不相应,能增益圣道等。】

      善的意思就是你的起心动念,顺理合法,顺真如本性。这个“理”就是指理体,也就是真如,也就是本性。符合佛陀所说的教法,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既然顺理合法,当然就与贪、瞋、痴不相应,所以善可以增益圣道。

      【恶乃指与恶心相应之一切思想行为,其性质包括违理背法,违损自他,与贪、瞋、痴相应,能障害圣道等。】

      恶之心念,就是因为违背真如本性,违理;背法就是违背佛陀所说的教法,因此就会违损自己也违损他人,心中起贪、瞋、痴的念头,当然就障害圣道。我们常说自己或说他人,业障深重。“业障”这二字就是,因为我们所造作的恶业很多,会障碍我们的解脱。恶业很多、恶业很大、恶业很深,障住真如本性不能起用。我们的真如本性有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神通、无量慈悲、无量化度,可是我们现在可有无量神通?没有啊。现在可有无量寿命?也没有啊。所以被烦恼恶业障住,犹如日光被乌云障住,日光不能照射大地一切。有一个成语叫做“一叶障目”就是说这个叶子就是我们的业障,它障碍了我们看到自己成佛的那座大山。所以我们修行,无论修持任何一个法门,都是在做拨云见日的事情,将乌云拨开就看到日光。乌云就是譬喻烦恼,日光就是譬喻本性。那么本性有如来智慧德能,有无量光明啊,可是智能不能起用,所以随业流转,生来死去,沉沦六道,苦楚无量,所以我们要将我们的烦恼彻底降伏断尽,我们念佛的人就用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来斩断轮回罪业。所以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所以善与恶我们了解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再反观自省,我们的心中若起贪、瞋、痴的恶念,当然我们就是恶人,因此要借着佛法的修持,断恶修善,使我们的真如本性可以显露。下面: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法句经》言:【为善则得善,为恶则得恶。】

      这就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行善当然就得到善报,做恶当然就得到恶报。同样的因果道理,修净就得到净报。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修持净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菩提,就是得到净果,一般人很容易接受恶因恶果的道理,但是对净因净果的道理比较难接受,这就是矛盾,这就是愚痴,同样是因果,为何只相信恶因恶果,不相信净因净果呢?就是不了解佛法的道理。好,继续看下面:

      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璎珞经》,以顺理为善,违理为恶。

    《菩萨璎珞经》曰:

      【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

      念南无阿弥陀佛则正念,就是顺本性,也顺第一义谛、顺中道、顺实相、顺本性,这样叫做善。如果是起贪、瞋、痴的念头,起烦恼、起妄想、起执着,这就是背第一义谛、背真如、背实相、背中道、背本性,这样就是恶。所以善与恶的标准我们知道了,我们来看我们的起心动念,就知道我们是善人或是恶人。

      《菩萨璎珞经》是戒经,所以佛陀所制定的一切戒律,也无非是借着我们众生身、口、意三业的持守,而恢复清净。关闭恶业自然就不会感召恶报,行持善业当然就带来善果。

    二、末法众生是善人或恶人?

    末法众生是善人或恶人?没有修学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人,说末法众生是恶人,恐怕很难接受。他会认为我有在诵经、朝山、拜忏、持戒、念佛、持咒、放生……就有在修诸功德,我怎么会是恶人?我们来看下面经论所开示的道理,自然就会明白,末法的众生是恶人或善人。首先来看《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经文说:

      【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

      此间就是指娑婆世界。唯有娑婆世界,有很多邪恶的人。娑婆世界是秽土,有很多邪恶的人投生在娑婆世界。用比较不好听的譬喻,十方诸佛的净土,那些被打出笼外的,都聚集在娑婆世界。大家都应该去过菜市场买菜,看到那些卖菜的,在将菜分类,较新鲜的漂亮的放一笼,蔫了的较丑的放一笼,烂掉的、臭掉的放一笼。

      《观经》说:

      【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从《观经》这段经文,可以了知,佛灭度之后的众生,是浊恶不善,五苦所逼。《涅槃经》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在这里所说的五苦,就是生、老、病、死,加上爱别离,叫做五苦。五苦说得比较简单,八苦说得比较详细。诸位!不管说五苦、说八苦,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对不对啊?你们有人从出世到现在,都不曾吃过苦的吗?有没有?我相信生病这个大家都有,一生病就痛苦的很。得病苦的果报这一定是有受苦报的恶因嘛,要不然怎么会有恶果呢?佛法不离开“因果”二字。

      所以《观经》这段文,可以使我们明白,佛灭度之后的众生,是浊恶不善,五苦所逼。我们的身心有很多痛苦在折磨着我们,说五阴炽盛的苦,大家都有啊,烦恼的痛苦让我们苦恼无量。凡是凡夫没有断尽见思二惑,都会被五阴炽盛的烦恼折磨受苦,大家凡夫都是有的。

     

     《地藏经》说: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地藏经》的这一段经文讲得最直接、最明确。南阎浮提的众生起心动念都是恶业、都是罪业,这就是在说出我们娑婆世间众生的真相,说出我们下劣的事实。《地藏经》经文,确实如经文所说的,我们的举止动念——举止就是我们的行为,动念就是我们的念头——无不相应罪业啊。那么像我们这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罪业,当然就会带来很多灾难苦报,所以要学佛修行、要虔诚念佛,对不对啊?

      《正法念处经》说:

      【善人行善易,恶人行善难;恶人造恶易,善人造恶难。】

      善人行善容易,因为心性良善,所以他行善非常容易;恶人要叫他行善很困难,要叫他说一句好话,跟人家鼓励就很困难。所以诸位,我们的心性,要透过佛法的修持,慢慢将我们的烦恼,将我们的恶业转化。一脸盆水虽然很黑,但是你把它放一块明矾下去,这一脸盆很黑的水就会慢慢澄清,对不对啊?你的心里虽然有很多的烦恼,把六字名号把它放进去,也就是你心中经常念佛,你的心性就会慢慢的光明。你的内心慢慢的光明,当然你的内心就会越来越快乐,那是一定的道理。

      下面引用《悲华经》: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如是众生,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瞋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

      一千四佛是代表十方诸佛。十方诸佛所放舍的,就是这些众生烦恼厚重。为什么烦恼厚重?专行恶业。身、口、意三业专门行恶,身业作恶,口业说恶,意业想恶,这就是烦恼很重的人,被诸佛如来所放舍的。

      “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为什么诸佛如来的世界不能容纳这些烦恼厚重的凡夫?因为烦恼厚重的凡夫无法修行相应诸佛的净土世界,所以去不了啊。“如是众生,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瞋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这种烦恼厚重,专行恶业的众生,断诸善根,善根非常的薄弱。“离善知识”,善知识对他的教导,他不愿意听从,远离,因为烦恼很重。内心经常怀着瞋恚,这些烦恼厚重专行恶业的众生,充满在娑婆世界。打出笼子外面的那些烂掉的、坏掉的捡一捡,捡到哪里啊?娑婆世界。在座诸位!想想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恶人这么的多,这世间有纷乱战争,是非常的正常。

     “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说起来我们实在有够可怜,他方诸佛世界我们都去不了。我们去不了就等于是他方世界诸佛摈弃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无法断惑证真。诸佛的净土世界那标准比较高,因为要断烦恼。所以,为什么我们是诸佛世界所摈弃的可怜众生,底下那一句话就讲出了答案,“以重业故”,因为我们深重的业力故。诸位!这样我们是善人还是恶人?看了《悲华经》的这段经文,如果你还认为你是一个善人,那你太不了解自己了。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教我们修持净业的行者,修持的中心就是在机法二种深信。

      第一决定深信: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第二决定深信: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善导大师的机法二种深信,是修学净土法门的中心,是净土门的棒喝。你中心抓住了,你就抓住了要领。提纲挈领,你抓住了衣领,那么你就能够把这件衣服抓得非常的好。修学净土法门,善导大师的机法二种深信,就是教导我们要认识自己,要认识弥陀;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众生,认识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位佛。

     《法华经》言:

      【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

      诸位每天早课课诵《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说,现在是五浊恶世的时候。劫浊,劫浊混乱的时候,众生的污垢很重,垢就是烦恼的意思,众生的烦恼很重,下面就举出悭贪、嫉妒来代表众生的一切烦恼。悭贪,悭与贪都是贪欲心的烦恼,悭就是自己有的舍不得布施,贪就是自己没有的想要得入多一点,有钱财舍不得布施,舍不得护持三宝,钱财留着让子孙造业造罪,吵架打架,甚至害了自己。

      《大般涅槃经》言:

      【为利养故,随文而说。如是说者,名为恶人。】

      讲经说法的人,为贪著名闻利养而说,这就是恶人。如果今天我登上讲座,讲经说法,我是为了我信徒比较多,有可以比较多的供养收入,这样的名利心说法,那我就是一个恶人。凡是为贪名逐利而护持三宝的,都是烦恼心,这一定是恶人。只有无私为众生的解脱而付出,无论作任何的功德佛事,这才是真正的善人,因为你的心是利他,相应菩提,是顺理合法,所以善与恶是论心不论相。你的内心存什么样的心念,你自己最清楚。有时候我们从一件事相来看,我们很难看出这个行者他内心的善跟恶,但是他自己本人非常的清楚。你每天很认真去帮助众生,但是你是有目地的,为贪名逐利,那这样的修行是进步或退步?退步。这样的人是善人或恶人?恶人。

    《大集日藏经》所说:

    “诸恶众生,悉集其国(娑婆世界)”。

    恶众生,都集会在娑婆世界啊!

    《净度菩萨经》说“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念念中所作,皆是三涂业”。

    我们一人一天产生这么念头,每一个不好的念头就足以让我们轮转恶道

      最后引用《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所著作。

      《大智度论》言:

      【行三不善道,名为恶人。】

      三不善道就是,身、口、意三业为恶,身业造作恶事,口业演说恶语,意业心想恶念,这样的三业不善就是恶人。我们身、口、意三业是善或恶,看看你自己的所作所为,看看你自己的起心动念,你就得到答案了。

    三、祖师善知识如何看待自己?

    善导大师说:“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浅短。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来示现一位很了不起的祖师,他说我是一个生死凡夫,智慧浅短啊。这二句话就是在《观经四帖疏》所讲的。如果善导大事是生死凡夫,如果善导大师是智慧浅短,那诸位你我呢?你会比善导大师更行吗?

      第二、法然上人说:“我然我此身,于戒行不持一戒,于禅定一不得之,于智慧不得断惑证果之正智……我是无智之身,我是破戒之身。

      法然上人是日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被教界的人称呼为是“智慧第一法然师”,如果法然上人自认为是一位无智的人,自认为是一位破戒的人,那么诸位你我呢?

    道安大师临终之前说:

    自惟罪深,讵可度脱?

    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说:

    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

    道绰大师《安乐集》说: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印光大师说:

    光一介庸僧,但只知学愚夫愚妇之专念佛名。

    弘一大师说:

    出家以来,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

    所以在佛法的立场,不能断烦恼出生死的,就是恶人,不是做恶才是恶人。

    现实中会做恶,是宿业,但即使再如何的恶,也不失其佛性,都是可救之机。那怎样才能得救呢?解脱的方法是什么?

    四、弥陀的救度乃凡人正机

    《无量寿经》言: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要救度的众生是诸有众生,诸有众生就是十方众生,当然包括恶众生,五逆十恶的众生。

      第二、《观经四帖疏》言: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善的凡夫,恶的凡夫,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恶的凡夫为什么会往生?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说得非常的清楚。

      第三、《往生论注》言:

      【一切外凡人,皆得往生。】

      一切外凡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论注》昙鸾大师的开示。

      第四、《安乐集》言:

      【由佛愿故,乃皆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

      《安乐集》这段开示,也说得非常之好。因为阿弥陀佛之佛愿,所以使凡夫之善并得往生。凡夫修什么善可以得生阿弥陀佛的佛国?念佛。所以在《阿弥陀经》世尊称呼念佛的男子是善男子,念佛的女人是善女人。诸位!我们是一个烦恼很重的人,因为念佛而转恶成善。

      《安乐集》是道绰禅师的著作。我们中国净土宗,有三位非常了不起的祖师,这三位祖师有一致共通的净土思想,这三位祖师就是,道绰禅师的《安乐集》,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所以不管善恶凡夫都需要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往生极乐世界,脱离苦海。

    佛法中的善恶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法中的善恶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ov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