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戏说外号

戏说外号

作者: 司南A | 来源:发表于2021-05-16 08:34 被阅读0次

客车到大房身,上来一个老头,有熟人大声叫他35号,另外有人大声笑起来。平平无奇,但不知笑得什么。

老头下车后,二人大声讲起35号由来。说是老头年轻时是某生产队队长。一次大队开会,各小队报什么出工日期。各小队有说24号,有说29号,眼看日子不好选了,此老头一着急,也是想往后拖一拖,大声说我们35号,会场一时笑翻。从此得了35号的外名。

我一时忍俊不禁。

小时候,姥家有一长辈,年轻死了老婆,邋遢起来,最是不爱洗脸,人们给他起名“一把灰儿”,后来他更不洗脸了,脸上竟常扑着尘土。给人起外名的人,多是聪明之人,他要会总结和凝炼语言,而且还要了解人家特性从而恰如其分。想来,都是有语言的天赋和敏感呢。

想起我有个远房大娘,她长得黑而且瘦,个子很矮,比例又不好,腿特别短。她的外号叫“铁孩子”。我小时候以为她这一定是黑的缘故,可是我一直不懂为啥管老太太叫孩子。又一次去豆腐坊,看见压干豆腐的千斤顶,听见大人管这铁家伙叫铁孩子,我便即刻浮现大娘的形象来。我于是在路上每每遇见大娘,细细地观察一番。她黑得特殊,皮肤紧致有点光泽,瘦得皮包骨头,颧骨又突出,下巴很长。腿短走路就不利落,两条腿有点难以招架上身。可是鲜明的是,她的头发一丝不苟,梳得光亮,却是与皮肤不同的黑。再与那铁孩子对比,着实几分神似。

单位有两个司机师傅,因为那时班车发车都排时间的,在路上会与其他客车争抢旅客。这两个司机驾驶技术好,开得快,那时也不限速,他俩外名一个叫“草上飞”,另一个叫“一扫光”。榆树客车一向在长春地区所向披靡,但是,遇到德惠这两位,胜败十之八九,也是不敢小觑。

绰号用的最好的小说恐怕非《水浒传》莫属,小时候听评书,就觉得那好汉报得名来,名之前报上绰号,又有气势,还很有韵美。武侠小说也是,相信每个人物的绰号,“一句江湖上人称……”云云,自然可以想象武林纷争的各路豪侠了。应该作者都是煞费苦心的,你最起码是得根据其武功路数,人品传颂,行侠仗义,所以才那么经典而深入人心。“铁掌水上漂裘千仞”,“打遍天下无敌手金面大侠苗人凤”……

我八姐六岁时得了一场重病几次都差一点扔掉的样子。后来奶奶给八姐取名“狗干粮”,意指差点喂狗了。村子里那时有个姐姐,没出阁时偷苞米被看青的抓住,一查正好36穗,于是得了外号“三十六穗大苞米”,婚后甚至还有人提起,传到了夫家。

二叔的连襟是个无赖,他有个外号叫“大油盆”,我原以为那人长相肥胖皮肤油腻,大肚子像盆一样扣在身上,一张脸像风干的猪皮,甚是觉得合理。后来才知道,他年轻时偷生产队东西,情急之下没啥装,结果用了油盆以至于无法抵赖。

表叔的外号叫“亡瘟儿”,从前认为他姓刘,为什么叫“王温儿”,好多年后才知道是他少年时,一次得传染病差点死了,有人就取了这个名字,儿化音叫起来也不难听。

虎小子一把手的老爹其实有个外号,叫“老母鸡”,男的为啥叫老母鸡啊。原来是此人懒惰,往哪一蹲不爱起来,像母鸡趴窝一样,沾得浑身草沫子,所以叫老母鸡。

普通人是有普通人的智慧的,当然不会起个外号就非得查查字典,带点文学功底,但是,最生活的语言,往往也是最易懂平实最可琢磨。人们管能说的人叫“巧嘴儿”,藏不住话的叫“快嘴儿”,谁也说不过的人叫“铁嘴儿”,老家有个人,说话不完整,人们就叫他“半截儿”。有女人不好惹叫她“小辣椒”。都很生动。有个嫂子杀打不怕,就有了外号“滚刀肉”。

村里有一老妇人,长得奇丑,一张脸又长又弯,大高个子却驼背,两条罗圈腿,大脚外八字,两只大手走路时总是甩在两边。她的外号叫“大草靶子”。这个老太太我从小到大印象深刻,我无数次分析她,又跟所谓的草靶子对比,却惊叹起名人的智慧。

农村邻居一个女人生孩子快,快到不给人找老娘婆时间,冬天晨起肚子未疼,去厕所却把孩子生在厕所里。后来给女儿留下名字“二老臭”,孩子十多岁了,每次因为名字哭哭啼啼。

侯家岗,曾经有一个长得像孙悟空的人,那时没有手机,否则会留下影像的,不用化妆,比六小龄童还像,那要是上快手准能火。像到什么程度,他不仅一张脸像,体型也像,而且他那时上德惠,从不坐车,步行73公里,走到几点算几点,又瘦又快,神出鬼没。他老年时不敢笑,一笑更像孙悟空压在山下五百年的样子了。他的外名不用说了。

外名有的因为身体原因,起的直白,自不必说。有的人因为性格特点,自封了外名起,会让人越来越觉得叫得合理至极。农村老人常以“穆桂英”来形容哪哪落不下的女人,说谁像“排风”似的,也就多因她性格直爽,犹如杨排风一般,敢作敢为。另外像书上人物的有很多。

云山有个女的,我第一次见到我就惊呆了,一个人可以长得那么像骆驼。只是一个脑袋就能推翻进化论。很胖很高大,就是小脑袋安在脖子上。最突出,鼻子眼睛都像骆驼在笑。

说起笑,老家有个叫“万金”的人,他们一家人都是自带笑面,哭都像笑的样子,然后起了外号“万年乐”,而且还世袭了。

有人用别人的劣迹起名,我认为这最伤人。有个亲属,年轻当老师时可能摸了女生,结果被开除。这还不算,渐渐有了外号“强奸犯”,不是一个人,是全家人都被这样叫。小时候不懂什么是强奸犯,那时孩子多,一打仗两家对骂,那“强奸犯”的骂声不绝于耳。看着一家人气得脸红脖子粗,想来羞愧难当。

孩子们从小在一起,往往都是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愿意给别人起外号。我爱人名字有个“辉”字,从小学就被叫“灰狼”,现在同学也叫他“狼哥”,却是把他叫得跟“灰太狼”一样“懂事”呢。他们班有一个女生外号叫“三十儿”,为什么呢?因为长得黑,三十儿晚上没有月亮那么伸手不见五指。而另一个女生叫“多余”,因她家孩子太多,最后生她就有人说她“水缸冒泡,多鱼”。小学时,班里男生不注意听讲,地理老师提问他,刚刚讲了什么山脉,他受窘,旁边同学告诉他大动脉,他大声说大动脉,从此有了外号“大动脉”。邻家男人生来胆小,干啥啥不行,别人说他“老面”。结果他儿子小时候,就被小朋友们起外号“面片儿”,如今年过四十,竟然长得扁平,很像面片儿了。

不管外号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最初由来皆是一句闲话或者戏谑之言,但是抛开什么人身攻击,常常是言之有理有据,而且可以引出典故。甚至,你可以忘了这个人的具体,也忘不了外号的由来。

相关文章

  • 戏说外号

    客车到大房身,上来一个老头,有熟人大声叫他35号,另外有人大声笑起来。平平无奇,但不知笑得什么。 老头下车后,二人...

  • 戏说之风不可长

    从《戏说乾隆》开始,戏说之风经久不衰。戏说的载体也弥漫开来。自媒体的加入,更是助长了戏说之风。受灾最深的就是历史及...

  • 外号

    小学 我记得的就是北极熊这个外号,为什么叫北极熊呢,我也不知...

  • 外号

    从小到大被身边人起的外号: 七七:小学时候,同学这么叫我 臭蛋:名字带香,但是大家这么叫 麻杆:太瘦了 熊猫:发育...

  • 外号

    几场春风,吹绿了柳树,却吹不走盖勇心中的愁闷。 下班点刚到,同事们就不见了踪影,盖勇两眼盯着电脑一动不动似乎在思索...

  • 外号

    白天,我或者进行我未完成的任务,或者构思一篇打算写的小说,或者谈谈必要的事务,或者做一份兼职,空闲时间是很难有的。...

  • 外号

    相信每个人都有外号,外号不一而足。大概总能够说明某人所具有的特性,形象而逼真,可以说是妙趣横生。 是有时候为光头起...

  • 外号

    作者/山之东西 我们晋北人性格直爽,性情粗犷。平日里,没事干,就喜欢给人起外号。把世界上在他们认知里——最美丽的,...

  • 外号

    今年从中间接手八一班,很快就认识了李翰。 “一班最大的谎言就是李翰同学的酒窝和张建华的笑容”,看着又开始游离的李翰...

  • 外号

    人生短暂,恰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已经接近望五之年,转眼半生已过。大约到了怀旧的年龄了吧?现在闲下来,我总是莫名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戏说外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pl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