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发生了很多,国家、社会、国际形势千变万化,很幸运身处如此有担当的国家,挡下了那么多冲击,几乎没有影响太多我们正常的生活。
个人也同样面临了一个选择的关口,穷则思,思则变,确实也应该变了,于是从做了6年的IT后台岗离职。来深,一直在同一家公司,换了三次职场,但每次都有不同的乐趣。第一个职场,深圳博物馆对面,每天午饭后都能惬意地踏入博物馆,尤其三楼民俗展馆的一比一实景仿真,漫步街头小巷,听着周围传来的吆喝声、读书声、唠嗑声,仿如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深圳小村;第二个职场,莲花山旁,每天走路穿过莲花山公园,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大爷阿姨们打拳、跳舞,惬意地开始每天的工作,而后晚上加个班还可以沿着公园跑步回家,真爽;第三个职场,深圳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工作之余抬头看向窗外,正对着远处深圳湾的海边风景,尤其光明将逝留下的那抹余光洒在水天交接处时,很美!
变则通。觉察到自己已经失去拼命动力且一直停滞不前时,我知道再继续下去,就是等同于混日子了,所以选择了离职。虽然疫情对很多人造成了影响,公司的业绩也并不好,但集团的体量在那,技术部门基本也没啥影响,只是真的需要变了。没有继续选择技术,因为必须跳出圈子,才能看得更远更清晰。我选择了保险,因为保险本身是有价值的,因为保险人必须成为一个品牌,成为一个平台,可以接触各色各样的人,也有自由的时间。上过集团代理人的培训课,蹭过永达理的晨会,和大童的朋友聊天,最后选择了明亚——业界的学习委员。文化真的很好,让客户“清清楚楚了解风险,明明白白购买保险,踏踏实实享受生活”,让客户“省时省心省力省钱”,真的很好。只是自己也没想着要销售啥产品,抱着学习的心态,只想建立保险的体系,学习确实很多,但因为个人问题,一直构建不了属于自己的体系。团队长说保险的体系他十多年了也没搭建好,别想着搞这个,需要先去接触足够多的客户,要长时间的积累。只是我一直不信,数据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任何体系都能够最快速度搭建起来。数据量不够,一个是自己接触的数据量确实少,另一个单人作战模式,需要大数据量需要协作的力量,那就去互联网第三方平台。
通者达。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达”,但是至少现在是“通”的。因为想要成为规划师,不仅要对公司的核心理念、市场上的产品熟悉,也要能够正确地表达给需要的客户,要能和不同层次不同地方的人沟通到一个点上,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时。在互联网上,信息如此透明的世界,没有啥是搜不到的,那唯有专业和真诚才能让人信服。而这些是要表现在语言上的,实际上是我最大的不足,于是现在尤其这些天专门进行的刻意练习,真的提升很大。而且以后也必须时刻学习,方方面面地学习,尤其是新闻热点、经济动态、金融原理等,然后迅速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输出,真的很有意思。
做了很多年码农,突然发现居然不懂互联网。互联网是什么,不仅是代码搭建起来的那个用于迅速传输数据、促进信息透明的通道,也是关键知识捕获并且迅速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桥梁。不管如何,绝对不是安逸,而是锐意进取。2020年,记得年前我写下了“蜕变”这个年度关键词,最后几天,估计是完成不了了,但已经在这条路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