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讲了我的职业病。其实我的职业病不算严重,只限于出版物、电视剧字幕等生活中的文字。对于朋友圈、日常聊天等内容有错别字,如果对方不是圈内人,我也不会主动指出问题。只是出于职业习惯,我对于正式出版物中的差错,还是很计较的。
早上坐公交车,邻座一个女生在看一本书。由于很少看到有人在公交车上看纸质书,我出于好奇,就瞄了一眼,想看看她在看什么书。结果,书的页面左侧也就是双页虽然有书眉,但竟然不是书名,而是章的标题。章标题在左侧,那右侧书眉难道是书名?我暗暗注意,等她看到右边,我仔细一看,还真是书名在右侧。
按照行业惯例,书眉通常的排法是双大单小,也就是一般书名在左侧,章标题在右侧。如果章标题排在左侧,那右侧一般排更小一级的标题。像这个女生看的这本书,明显是书眉单双页排错了。当时我很想跟那女生说,让我拍一张照片,回去研究一下。但终究不好意思开口。
等到了公司,我在当当上搜到这本书,在详情页看到书内页的图片,果然是排错了。当然这样的错误,一般的读者发现不了。但经常看书的人,因为习惯左侧书眉显示书名信息了,忽然看到左侧不是书名,肯定会觉得别扭。
前几天看电视剧《大宋少年志》,其中一个情节是赵简坐在那里看书。只见赵姑娘拿着竖排版的古书,从右往左翻着看。然后把书放在桌上的时候,是封面朝下放的。完全没有看古书的感觉。估计她也忘了自己是在看古书吧。还有一个情节,匾额上文字,好像是“松风入门”,当然由于是古装剧,要写繁体字,于是就成了“鬆風入門”。有点古汉语常识的人都知道,“松树”的“松”,跟“鬆”是两个字。
类似这样的错误,在电视剧里比比皆是。有时我会截一下图,想好好写一篇文章,但又一想,本就是为了休闲才看电视剧的,干吗搞得这么累啊?也就作罢了。只是有时还是会惋惜,那么优美的画面,竟然出现这么低级的错误,一下子拉低了作品的文化含量。那么多制作成本,怎么就不能在这些真正体现文化底蕴的地方稍微注意一下呢?
看电视剧是这样,读书也是这样。看到制作精美的精装书里出现低级的错误,我真的特别伤心。好的内容,好的装帧,用那么好的纸,为什么就不能做得用心些呢?当收到一本新书,翻了几页看到好几处错别字,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只想吐槽。小的时候,看到错别字多的书,我还会想是不是盗版书啊,现在却不会这样想了。虽然无错不成书,但错得有点多了吧?
我的职业让我对文字特别敏感,但也造成我渐渐无法认真读书。真不知道这样是幸还是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