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儿今年满十岁,小学五年级。在班内六十多学生中,学习成绩排在三十开外。开家长会总是妻去,反馈回来的信息当然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凳子。然后妻就开始树雄心,定计划,说自己辅导女儿语文和英语,自然把数学的辅导抛给了我。
然而计划往往不如变化,不是单位开会就是加班,再就是生活琐事及一些必要或不必要的应酬,最后挂在墙上的“家庭辅导课程表”居然没坚持用上一周的时间。
妻跟我商量要送闺女去课外辅导班。而从事基层教育的我总是对辅导班有些排斥的。其实辅导应该是“一对一”最好,最多不能超过“一对三”。既然已经成班了,那么和校内的模式有何区别?一个在学校班里正常上课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却把希望寄于在课外辅导班上至多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岂不是本末倒置吗?
不过最后我也做了妥协,为了锻炼女儿的意志品质,决定利用暑假半个月的时间,每天上两小时的硬笔书法课。在书法班学习期间,女儿写出的字真的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然而开学后不到一个月,女儿从握笔姿势到写出的字体,居然再也看不到是曾经学过书法的影子了。
这时我才想起教书法的老师一再叮嘱女儿和我回家后一定要勤加练习。
2
“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你们为数不多的能够和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就是通过高考选拔考大学了”,作为长期工作在高中教学一线的我经常和学生们讲这句话。而想在高考中能脱颖而出,那就必须要有铁杵磨针的决心和毅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义无反顾的决心固然重要,“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刻苦自励的毅力才是决定最终成败的关键。
道理都懂,包括几近成年的高考考生们。然而“喜新厌旧”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骨子里的东西。学生们手头的教辅资料琳琅满目,可是真的从头做到尾的有几本?大都是做了前面的几页就被无情地抛弃了。而学习掌握知识,恰恰是不能急功近利的,一本从头做到尾的教辅书和做过的试卷往往才是高考复习的最宝贵的资料,“温故而知新”先贤不是早就说过了吗?
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在出一本教辅书也变得异常简单,当然也造成了教辅书之间的无差别性。所以高考备考教辅书不需要多,二轮次复习每轮一本就够。只要把一本书从头至尾地做会就好!可是你又能看见多少个做得到的高三学生呢?
3
在电脑上玩游戏,从“翻牌”到“连连看”,从“黄金矿工”到“超级玛丽”,从“抢滩登陆”到“CS”……再到如今手机版的“斗地主”,玩了这么多,居然从没有一个是坚持恒久的。那天我给学生授课,讲到“量子论”的时候,便用了这个玩游戏的例子解释量子化的不连续性。
诸如我们自诩已经阅尽世态炎凉,能够笑看风云淡的中年人居然连玩游戏都不能持之以恒,有什么资格指责年轻一代懒惰和不思进取呢?
还是用曾国藩“家训”共勉吧!“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