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严经》十住品法慧大士,长行文前行,加行,住行,一再地解说。长行文告诉我们这辈子所现的相,是前辈子有因。从修行成就立场看,是秘密。
常有人问,师父,看我修什么法好?师父说,你修什么法好就什么法好。白问,白答。这里面都有文章的,从正反两方面的性来看,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法门也就清楚了。
一从贪嗔痴性上看。
自己冷静地,你可以找得到。第一个,看贪性。想想看自己有没有贪心重,贪心重在哪里?自己要留意一下。在哪方面看,种类有不同。如贪住,有的贪住的品质,有的是住的环境。
这一类,自己要很彻底地,一再地反问自己,我真的不贪吗?我不贪什么?这些相,很粗略的。真正要看的是你贪的本性有没有?贪的本性从哪里看?从占有面来看,就很清楚了。贪性如何,要分类出来。
第二个,看嗔性,嗔心也一样。有人开口就骂人,其它他是口头禅,家教不好,其实他本性并不坏,也是很慈悲,这未必是嗔心,是习气不好,环境不好造成的。有些嗔是百般计较,自己要看清楚,对自己彻底去看。
第三个,看痴性,愚痴也一样,“大家说”。贪嗔痴性质,自己可以仔细地去看,不一定问人家,从这地方慢慢分析,就会发现我是属于哪一种型的人?!
二从戒定慧上看。
持戒,你是真的持戒吗?有些人非常顽固,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这叫形式,迷信。要把戒的精神实质掌握住,才叫戒。有些人很规距,就是有戒性;有些人好象在人面前很规距,背后鬼点子一堆,就不是了。
定也是一样,问自己,不是问别人。同样的,智慧有没有?凡事有没有问为什么?有没有这样去求证?
戒定慧,也有它的戒定慧性,看看自己有没有?在这地方稍微去探讨一下,你自己只要具备有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情操,你的法门在哪里,大概就知道了。
自己本身要有自立自强那种独立精神。没有这个怎么修?只是善因缘,善根根本没有发起。善根是核心,因缘福德是助道资粮,也不能没有!(海云导师讲演华严,圆明心要笔记!)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