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备课组线上教学调查问卷反馈
2019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朱永新教授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在书中朱永新教授依托互联网+,畅谈了对未来学校的美好构建。没想到时隔不到半年,2020年的一次全球性病疫,使得未来学校的雏形就再现到我们的工作中。猝不及防中我们临阵磨枪,也把线上教学弄得有声有色。可见我们老师的适应能力在这个工业大国中没有一点逊色。没有想到,又是时刻一年多我们又重新坐在屏幕前与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可能两次的线上教学有着一样的感受,孩子还是那样的孩子,家长还是那样的家长,老师还是那样疲惫的老师。但在这其中还是有些变化的。
调查问卷说明
设计这个调查问卷,纯属于个人爱好。也是不想闲下来的缘故,也很感谢大家的是积极配合。现就调查问卷做进一步的说明:
教学进度
因为学生间个体差异和老师的教学规划不同。都属于正常情况,只是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年级 | 语文 | 数学 |
---|---|---|
一年级 | 《四个太阳》 | 28页 |
一年级 | 六 | 不清楚啊 |
一年级 | 我多想去看看 | 23 |
一年级 | 第3课、一个接一个 | 34页 |
一年级 | 18 | |
一年级 | 语文园地二 | 23页 |
二年级 | 神州谣 | 46页 |
二年级 | 识字2 | 27页 |
二年级 | 24页 | |
二年级 | 识字2 | 39 |
二年级 | 语文园地三 | 42页 |
授课平台的选择
有67%的老师选择了微信群,有13%的老师选择了国家教育云平台。因为在宁江区线上教学指导意见里强调低年级以老师推送相关教学资源进行自学。所以微信群和国家教育云平台内的资源就成了大家最好的选择。如果从对学生进行辅导,组织学习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会选择像钉钉、希沃这样的软件会更好一些。我们在线下教学时,老师会看着学生,学生会在学生、课本、黑板和老师四者间不断的切换。在线上教学时,我们最少要给学生提供PPT,同时还要保证我们能观察到学生的行为。如果以这样假设为前提,我们可选的平台。只有腾讯会议、钉钉、cctalk这样的有更多插件和可交互的软件了。
对平台操作的熟练程度
这组数据与大家所选的软件有直接关系,在这组数据中还注意到有一位老师,对平台不太熟悉,正在学习。如果没有其它因素,我想这位老师一定在尝试新的软件使用。如果这个假设是成立的,那么这位老师的行为是值得鼓励的,因为面对新的形式和不确定的变化,自身寻求成长,就是令人佩服的一件事。==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我们。==
对线上教学的满意度
这个满意度当时设计调查问卷也是有点懒了,没有进行细分。因为老师的满意度 ,来自学生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来自自我价值的体现,来自他人的认可等等,有太多的因素会影响到满意度。有67%的老师基本满意,我想主要因素还是来自学生在线上教学的配合程度较高的原因。
还想获得哪方面的能力
13位老师投了22票,其中教学环节设计是7票。我想主要原因是老师想在20分钟里拿出效率,从而使教学环节设计成为需求。想马上改变课堂状态是件好事,但也需要我们在线上教学中不断的总结才会使之成为可能。我们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但有价值的经验却不一定为我所用。自我反思,才是我们快速成长的途径之一。软件应用,这种技术类的需求在很多平台都有视频教程可以借鉴。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可以收集一些短小精练的用语,这对低年级小朋友还是很管用的。
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环境
很成功没有一个学生喜欢上网课,可能更准确的说是没有学生喜欢上学才对。:)
需要家长督促的占83%,不爱上网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占17%。这种现象在中、高年级不是普遍现象。因为20年的调查表没有找到,就没有数据了。在20年复学后的期末考试中,学生的成绩与往年对比来看有没有太大的浮动。与纵向的成绩对比,班级排名变化也不大。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学生的习惯养成很重要。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学生到什么时候都是好学生。低年级学生可以说就是一张白纸,但这张白纸应该以快乐做为底色,以好奇勾画出轮廓,以品德和习惯做为根骨,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家长应对不足
由于线上教学,学生的学习场所在家庭。家长就自然的成为我们的课后辅导员。但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玩的心理可能比孩子还重。最好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有针对性的辅导孩子。现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只有动员起家长,我们的线上教学可能才会事半功倍。
学习环境
这个与20年线上教学的时候一样,不过现在天气转暖,学生应该可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才对,只是家长觉得和孩子在一块好经管。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点而言,可以建议家长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但要在可控范围内,散手不管更是不行。
学习效果
知识掌握不好的占75%,我们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在线上教学教什么使学生乐于接受?哪些知识可以让学生轻松的获取并掌握?哪些内容可以放在开学后在进行?可不可以设计诸如5选3、选4的层级作业?从学科的特点,学生情况调整课程顺序。
注:纯属个人主观想法,没有任何针对性的瞎说。由于数据的样本太小根本没有代表性,也就是想记录下来,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