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温曰:「万子万孙何为江山三百载也?」
道人曰:「万乃国号,帝之孙也。斯时群魔下界,劫贼为害,万物乘变,瘟疫流行,家家头戴侍郎帽,户户手执枪刀棍,草寇纷扰,各据一方。先逢丙丁金克木,后遇壬午火克金。」
【评注】
本文的问题是明朝因何只有三百载,即明朝灭亡的原因。
「万乃国号」即指万历,而「帝之孙也」则是指崇祯,故首句是在提示后文的时间线。
「群魔下界」崇祯年间,西北干旱与饥荒肆虐,致使遍地皆贼寇,日甚一日,故曰「劫贼为害」。天下因此而引发巨变,饿殍载道,进而引发瘟疫。
「侍郎」至明代已是正三品高官。这里指明末农民起义,百姓皆是自立山头,故曰「家家头戴侍郎帽,户户手执枪刀棍」。参《明史·李自成传》载,各地农民起义军爆发,有十三家七十二营,故曰「草寇纷扰,各据一方」。
「丙丁」即丙子年(1636),丁丑年(1637)。
崇祯九年(1636),起义军首领闯王高迎祥兵败受俘而死。崇祯十年(1637),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则带领残部17人躲入商洛山中,而曰「金克木」。
「壬午」即壬午年(1642),崇祯十五年,清军第五次入关。
崇祯秘密议和,因消息泄露,为保全颜面而拒绝承认,导致大明失去最后转圜之地。皇太极亦因讲和不成,而发动南侵。明朝亦确实是因为清军的四次、五次入关,进而错过了剿灭农民起义的最佳时机,故曰「火克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