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还是蛮有孝心的啦,每次回去都会给家里买这买那的,爸妈弟弟,姐姐还有她的小孩,一个不落的全部买了礼物。
而且每次回去都会带他们下馆子吃好吃的,还有出去玩儿。而且我是读完书起就再也没有问家里要过一分钱,并且我还会每年给家里寄点钱。
反观同龄人,我觉得我算是很懂事的了。就像我那些朋友啊同学呀,她们自己打工赚的钱根本就不够花,每个月还要问家里要零花钱生活费什么的。
至少我离开学校起就从来都没有问家里要过一毛钱,还时不时的给家里打钱父母要什么就买什么给他们,我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以前我总是有总羞耻感,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应该做的,生怕万一有哪一点没做到位,没有顾虑到父母的需求我就是个没良心的家伙,
但是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的再给自己更多的信心,也慢慢的在缓和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其实像对于我这种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来说,家里从来都是父母说一不二的。我小的时候就是一旦做了某件违背父母心意的事情,然后我父母他们对我就是非打即骂的那种教育方式。
再加上我们家本来就是重组家庭,我妈是我后妈,然后我心里就多少会有点童年阴影。
那个时候的我想的东西也比较敏感,不过还好,我没有像别人那样要死要活的,或者得抑郁症。
我自己还算是比较神经大条的那种吧,就没有钻牛角尖。
如果说但凡像现在的小孩子那样,因为一点小事就感觉受不了,觉得自己活的没意义,然后就去寻死。
我没有这种想法,可能偶尔有,但是很快就被我掐灭了。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还是很重要的,很多你的性格的底色都是来源于你的原生家庭。
也许长大以后你的性格会变,但是你再怎么变,你童年经历的那些事情,你周围的那个环境对你的人生人格是多少有一点影响的。
不管是好是坏,总之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选择堕落,有的人选择涅盘重生。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良好的家教,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氛围,一对温和的父母,给小孩子做好正确的指引是有必要的。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选择不了自己的出生,只有靠自己去改变,去扭转自己的观念,不要被这种世俗的羁绊。
不能让这种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伴随自己一辈子。
要勇于就是及时止损吧,能够尽快的跟这种原生家庭的罪恶感,羞耻感以及不配得感划清界限。
不能让他们成为你性格当中的一部分,不然的话,就比如说像我自己,我现在就是讨好型人格,我就非常害怕失去别人的认可。
我时常会担心别人对我的看法,我甚至有时候经常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更好的,就觉得吃东西还是买衣服还是做什么决定我都不能,理所当然的选择那个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吃东西的时候总觉得要先把那个不好吃的吃掉,买衣服的时候也是这样,哪怕我有钱买新衣服,但是我心里会觉得我一定要把家里的旧衣服穿烂了,穿破了没得衣服穿了,然后才会去想买新衣服。
现在我发现这几年我慢慢的我的思想观念改变了,我觉得其实我也是配得上,我不是说买不起衣服,我配得上更好的,为什么不穿呢,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