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青年觉得,一个人在宇宙中生活,会觉得无比孤独。
哲人说,让你产生孤独感和疏离感的,不是你个人,而是你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感受到的,“个人”只有存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成立。
也就是在宇宙中,根本不会有孤独感,也不用有语言和逻辑。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即使在“无人岛”上,你也会思念对岸的“某人”。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孤独感来自于人际关系”
青年认为这种论调不存在,他认为仍存在于独立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哲人告诉他,人的所有烦恼,都是和别人有关。
青年质疑,哲学中存在比人际关系更高的烦恼,幸福是什么,自由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哲人决定说的更清楚点,青年由于太惧怕社会人际关系而讨厌自己,所以通过厌弃自己逃避现实。
但是青年认为,阿德勒将问题缩小化了,自己的苦恼并不局限于世俗的苦恼。
自卑感来自于主观的臆造
哲人引导青年探究自己的自卑感的表现。
青年说,看到同龄人活跃而自己无法达到;看到朋友幸福自己心生嫉妒;讨厌自己长满粉刺的脸,还有身材等等。
阿德勒首次提出“自卑感”,这种劣等感是关于自我价值的判断。
青年认为自己的确活得没有任何价值。
哲人问青年对他的第一印象。他说,他的身材非常矮小,阿德勒也是这样的人,他也曾想,自己如果高一些,人生也许大不同,他当时的朋友说这是一种无聊的论断。
他的朋友说,矮小的人也有自己的优势。高大的人会给人震慑感,但是矮小的人会给人安全感,通过这种价值转换,就再没有这种烦恼了。
也就是说,你赋予这种矮身高的意义,让你觉得这是一种劣等性。所以,矮身高是自己根据与他人的对比产生的“自卑感”。
所以,困扰人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因此,矮身高如果从给人带来安全感来看,还是一种优点,当然也是主观解读。
主观解读的优点在于,你可以自己选择,也就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方式。
所以价值,也必须建立在社会存在上,如果只有一个人,价值也就无从说起了,所以归根到底,烦恼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