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两百三十七天
一
今天来聊一聊我一直很看好的区块链内容平台:赞我
从18年12月份开始内测,到现在已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目前除了钱包模块和私信模块还没上线,其他就剩下一些小细节继续完善,包括UI设计,经过多次的调整,已经越来越顺眼,下图为“赞文”区的界面:

或许很多人会疑问,赞我怎么内测了这么久?从去年3月白皮书开始,到现在都快1年半了,还在内测~~
确实,和币圈其他项目比起来,赞我的进度有点久,预计内测还需要持续2个月,到9月份才有可能公测。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从传统互联网应用来看,一款APP内测半年至一年都是正常现象,更何况,赞我的通证机制设计比较复杂,在内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所以时间久也是可以理解。
不着急上线公测,也侧面反应了公司的实力,因为只有公司有钱,才能支撑这么久的内测,币圈很多项目,匆忙上线就是为了宣传拉人头,然后割韭菜。
二
下面来聊一聊赞我的机制以及我的一些感受。
赞我的核心机制,就是通过广大用户的投票,筛选出作者的好文,以节省阅读者的注意力。
这里的投票是有赞和踩的,并且只要投对,都有奖励。
从内测这么久来看,这套机制基本可以排除掉那些比较明显的水文,因为踩对了,也是有奖励的。我们看看下面一位作者,有几篇文章写得不怎么样,却想通过放美女图引起大家的好感,连续发了3-4篇,结果都被无情地踩了下去

可以说,这套机制有了一个保底的作用,起码文章不会太差。
不过,我们更进一步的目的,是筛选出“好文”,那么,什么是好文呢?
这确实很难有一个判断标准,大家的认知水平不同,决定了每个人对好文的标准不同,从目前内测的情况来看,一部分文章,全部都是赞,没有踩,那大概率就是好文,如下图

但是,更多的文章是赞和踩同时存在,并且,有时候赞和踩的差距,只有那么一点点,如下图,只要再有一个人点踩,这篇文章就不能通过投票进入“赞文区”了,这类文章,就是争议比较大的文章。

有时候,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肯定不是一篇好文。
三
这时候就涉及到一个专业性的问题了,假设你在育儿领域很有经验,看到一篇文章描述育儿知识比较肤浅,甚至可能有错误,于是你点了踩。然而,大部分人可能看不出这其中的区别,觉得作者写得挺好,挺用心,都点了赞,于是,你的专业性,反而会导致你投票失败。
这种现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曾经看过一个例子:
一所大学要选出20名优秀的研究生,作为交换生去国外的学校学习半年,作为学校的门面,当然要选最好的学生,成绩是最基本的要求,一轮筛选下来,有100名学生的成绩达标。
接下来的第二轮筛选,要让这100名学生交一份自己的作品,或者说是展现自己的特长,以此来进行最终的评判选择。这些学生交的作品,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学科,有演奏视频、不同学科的学术论文以及书法字帖等等。
学校也组织了一个评审委员会,又各个学科的教授组成,采取一人一票的制度,对这些作品进行评审。
但是,这些教授不可能是全才,教文学的不一定对音乐懂行,教音乐的不一定看得懂社会学的论文,而管理学类的教授,对那些科技小发明又不太感兴趣。于是,最后投票出来的结果,往往不一定是最优的结果。
因此,在我看来,进入赞文区的文章,不是差文章,但也不一定就是好文章,还需要读者自己去判断。
而赞我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在赞文区中引入一套算法,综合时间因子和赞踩数差距的因子,把一定时间内,赞踩数差距最大的文章,优先呈现给读者,这样才能更加节省读者的注意力,提升平台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