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文明之光

作者: 大龙10 | 来源:发表于2020-02-22 07:07 被阅读0次

《文化的江山》读书笔记
作者:刘刚 李冬君

二、梦想的光源——来自仰韶文化的彩陶之光

1、永恒的文明之光

仰韶文化-- 人面鱼纹彩陶盆,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有一个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盆,人面和鱼优美地合在一起。人面在做梦,鱼游入人梦里。那近似几何图形般的平面构图,仅以圆和三角形,还有一些直线,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仰韶文化里才有的西安半坡人做梦的表情。

  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个对称的人面来,人面,是圆圆的。头顶上,三角形发髻高耸,如船上的帆。额之彩,漆黑如夜,右为半弧,留一弯白,如新月当空。眼细而平,鼻挺且直,两耳旁,有两条小鱼游来,仿佛在说:我带着梦想,来奔赴你的召唤了。嘴边,分置两鱼,似与王子密语:在那儿,幸运,你所梦想的幸运,将会开出美丽的花朵。两个人面之间,还有两条鱼相对而游,鱼身挂满了斜方格鱼鳞,鱼头呈三角形,而鱼眼则是圆的。

  而陶器,则是人类对自然物的泥土,用水和火两种元素,主要是火,从内部进行改造,把土改造为陶,完全属于人造。试想那时的制陶者,真是用火如神,不光用火照明,还懂得用火改变物质的属性。
  于是,陶器时代来临,制陶者就是造物者。可造物,首先要有一座窑,形如苍穹,造物者能像神一样自由用火、自如控温的窑,有如神主宰苍穹一般,他主宰着自己的窑。女娲补天是一篇开窑的神话。

  以此为背景,来看那半坡彩陶瓮棺,这时,我们就会发现,那瓮棺遍体皆为光源,何曾有丝毫的黑暗?宛如梦中的灵魂之眼,汲取天堂的光源,梦想因之呈现。

  这光,居幽冥之中,在梦想之上,不似油浮于水、天覆于地,从外面来覆盖,来照亮,而是人自身的内在性生长所发出的光芒。它源于自我,不必向太阳借光,它用自我的光将自身照亮,使万物之灵从工具化的人向着个体灵魂开始了精神性的成长。

  从梦想到思想,从灵性到理性,从原始神话艺术到轴心期的古典哲学,人类在经历工具化成长的同时,也开启了精神性成长的历程。工具化的帝国兴衰未已,人类精神性的成长突破帝国的屏蔽发出理性的光芒。这光,源于自我,又在我之上,它创造了我,但归根结底,我是自我的创作,个体灵魂终于成熟了!灵魂不死,它不但要超越肉身,外化出一条通往神的永恒存在之路,还要让个体灵魂获得一种世俗性的社会化的存在形式。

相关文章

  • 永恒的文明之光

    《文化的江山》读书笔记作者:刘刚 李冬君 二、梦想的光源——来自仰韶文化的彩陶之光 1、永恒的文明之光   有一个...

  • 《文明之光》诗作

    《文明之光》诗作 ——吴军《文明之光》(1)归纳 我想成为宇宙中一颗星 听星座间庙堂的声音 文明之光是需要寻觅的 ...

  • 永恒之光

    你在我脑海里闪耀。 像每个夜晚的群星, 完成几十亿光年的爱恋, 来到我的眼前。 死亡在背后紧逼, 那是大限。 我们...

  • 永恒之光

    ——观《人世间》有感 北陀寺孤独的钟声 敲碎了光字片儿喧闹的窗户 南方的风 唤醒了贵州大山里的无上清凉...

  • 敦煌文明

    敦煌瑰宝,中华灿烂的文明之光。

  • 文明之光

    (这个名字很熟悉,要是因为题目存在侵权行为,可联系作者,表示删除。) 因为律师年审考核要求每个律师必须有社保,...

  • 文明之光

    读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佩服其强大的叙事能力和知识面,而看待文明的角度从英雄变换到了政治、科学、艺术、文化等,醍醐灌...

  • 《文明之光》

    刚开始学着写书评,写其他书还会照葫芦画瓢,可是到了《文明之光》这里就根本写不下去了,就像一个被惊呆的小孩...

  • 《文明之光》

    1.垄耕种植,顾名思义,就是将庄稼成排种植在垄上,垄与垄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垄的土地要比垄之间的沟略高(高度差根...

  • 文明之光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约翰.亚当斯的一句名言: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孩子才有可能学习数学和哲学、以及地理、自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恒的文明之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ex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