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过”得轻巧 心情沉重
小组大比拼,是比较激烈的一个环节——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背诵自己的古诗,还不能与其他同学背的重复。这需要巨大的协调性也聆听能力。
孩子们一上台,面对那么多的同学,还有一脸严肃的“评委”(家长),多多少少都有点小紧张,一开口,就卡壳了。卡壳,马上说“过”,为后面的同学留下时间。这倒是一个小技巧。然而,等到比赛结束后,这个喊“过”的同学,就被同学们取笑了。他哭得唏哩哗啦的,怎么哄都哄不静。后来,他自己终于平复了心情。我询问他心里怎么想的?他说:“我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好吧。能有自省能力,还不枉这次失败。
二 “背”得轻松 内心欢畅
经过寒假的背诵积累,孩子们背得挺熟练的。有的一口气能背四五首。那连珠似的诗句,就像好冲锋枪一样,“叭叭叭”地,只看到嘴唇在动,真正的字却很难听清。不过,看得出,他们内心是欢畅的。
好吧。能从诵读中体会到快乐,也挺好的。
三 “抽”得紧张 胸有成竹
第二轮是“抽签背诗”。孩子们在做“签”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把诗句写在“签条”上,等其他的同学抽到时,他就快速背出来 。当抽签的同学说“恭喜你全对”时,他们都会笑得那么舒心。
看得出,胸有成竹的样子真是令人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