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个同事聊天,她担心她所带的班下学期会被换掉。她在教室上课时,校长推门听课了,那堂课她发挥的不好,校长很不满意。不久之后就是期中考试,很不幸她的学生那次考的也不好。后面的事情大家都能猜到,校长找她谈话,施加压力。于是她向校长保证下次一定考好。
之后她反复问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下次考好。她已经向校长保证了,所以必须考好。可是一定能考好吗?学生考试这件事她说了能算吗?这里有几个她无法掌控的因素都会影响学生成绩的。试题的难易程度不是她说了算。她可以努力教,学生能努力学吗?就算学生能努力学,就一定能学好吗?个体的差异不是说克服就克服的。
那么她该怎么办呢?
首先,她应该弄清楚校长认为她能力不强的最根本原因。这个最根本原因不是学生考试成绩差。而是引起校长注意的那件事——就是校长推门听课的那件事。她的那节课让校长不满意,校长就给她贴上了能力不强的标签。后来恰好她的成绩也不好,但成绩差的不止她一个,其他人可以获得谅解,为什么她不行?是她的课没有讲好,两件事联系起来就是你课都上不好 ,成绩自然不行。
第二,要想尽快得到认同,摘掉能力不强的标签,就从根本原因入手。找到能够得到大家“纯粹认可”的方法。从讲课这件事入手,先把课讲好,消除成见,之后再想办法抓考试成绩。
我们来比较讲课和考试这两件事的难度。讲课的内容你可以在备课时弄清楚。课堂结构在你手中掌控。学生的情况你清楚,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主动权在你手中,你熟悉上课的每一个细节,你可以指引启发学生朝你预期的方向去。考试学生没有提前知道试题的可能,你也无法在考试的途中启发他们答题。考题与这一学段前后知识的关联程度不是你说了算。而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你没有任何主动权。
再来比较讲好课和考好试后得到的评价。课讲好,别人会说你备课认真,业务水平高。这些评价都是对你自身能力的肯定,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就是纯粹认同。考好试,别人会说你教的好,但也许会说学生基础好聪明,试题简单,还有可能学生抄袭过。是对你认同了,可是没有到纯粹认同的程度。
第三,选择耗时短的那条路走。讲好课你最快明天就能实施,并当场见效。考好试试,最快到下次考试时见效,你得干半学期,校长得等半个学期。
显然你应该先讲好课,得到校长的认同。再准备下次考好这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