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善念

作者: 周海华频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15:09 被阅读0次

    文明的传承,在于知识、学问、思想与道德。生命的需求,在于修心、正身、立德与立功。如何在二者之间,建立纯正、高效的关联?教师有没有善念,善念是不是强大,就成为关键因素。

    一般地,有些知识是纯善的,有些知识是纯恶的,有些知识善恶同在。所以,教师的善念在于:将纯恶的知识剔除,对善恶同在的知识明辨,让学生所学更能用于正途;好好调整自己,以善的用心、善的语言、善的作为感染他人。

    我们从来反对,课堂只有信息、符号与技术的传递。即使是常识、是科学、是应试、是技能与技术,内中兼有“物、情、理”,所用皆有善恶、真伪与巧拙。比如一个“火”,仅知形、音、义,“义”又只在一种事物,必定远远不够;“火”有火德,又有诸多典故与现代故事,祸害、惠益两不尽;因此,不仅识得一个字,还须识得其善恶。再如爱因斯坦的那个质能公式,当然揭示了质量、光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好像只关自然的规律。其实不然:善用这个原理,它能造福人类;恶用这个原理,它将祸害彼此。

    “享受学习得正用”,虽是绿色磨砺教育的基础目标,却也蕴含了道德底线。“正”用即是善用,用于利益自我、人类与自然,非是与人、与地、与天战斗;用于教化人心、引领潮流、裁断万物之“善”,非是满足本能、刺激欲望、草菅人命之“恶”。

    选择并明辨知识之后,如何转化成为学生的正能量,主要依靠教师的善念:

    其一,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都怀抱了善的用心。这个“用心”即是:给他知识,必是要他正用;我来教他,必是促他趋善;既要增他知识的质量,更要导他身心的走向。用心如斯,一切知识及其传递,都有了生命,都有了灵魂。否则,知识仅止是知识,并无活泼泼的生机,更无益于良性成长。

    其二,我们的语言语气,是不是更适于接受。主旨合道,可使人感觉神圣;表意精准,可使人感觉严谨;用词典雅,可使人感觉高贵;语气适宜,可使人感觉惬意。反之,倘若道理肤浅而乖谬,词句粗糙而散漫,语气恣肆而阴冷,就只能散发恶意与黑气,有意无意都伤害。

    其三,我们的方式方法,是不是真能替人着想。教师之替学生着想,一在考虑他们的肢体力量,二在考虑他们的心理空间,三在考虑他们的思维局限,四在考虑他们的行为特征,五在考虑他们的家庭背景。教师的行为,须求示范之效;教师的方法,须求实用之效;教师的措施,须求良变之效。

    我如看到某人行为不端,甚至特别出格,立即想要指正或责罚,我却不会动气、不会动粗、不会自失理性、不会不择时机。动气,就是你被激怒了,“善”念也就折损;动粗,就是你也爆发了,“恶”意也就相向;自失理性,就是你也遭受魔性掌控;不择时机,就是虽有所为,结果也致两伤。

    如果我执戒尺,真要责罚谁个,那么让他手板疼痛,并不紧要;让他内心惊动,才是目的。如果我施训斥,决不自求快意,一心想要的,只在以“善”感染他,以“理”说服他,以“辞”打动他。如果我抛冷眼,决不因为蔑视、漠视或小视,而是表面冰冷,内里却在释放温暖、希望与慈爱。

    如果学生有求于我,我必喜出望外,立即给以回应;必不故作姿态,半天不作反馈;更不推三阻四,将其需求、疑问与期待,置之度外。我总以为,与学生的每一次互动,无论大小与长短,都要热情,都要积极,都要施加教育用心。我总以为,孩子们的每一种倾向,无论正面或负面,只要被我注意,那就是我施教的最好契机。我总以为,他们笨拙、自私、狡猾、逆反的任何表现,首先应该得到大量包容,而后才能更好引导。

    教师的善念强大,又长存,必是学生的福音,必是教育的亟需,必是教育奇迹的起点,必是师之所以为师的伟岸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的善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hu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