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712)

闲读《随园诗话》(712)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06-25 22: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二·六六】

壬申冬,阳羡诗人汪溥,落魄金陵。余小有周济,蒙赠诗云:“邂逅得蒙青眼顾,此生今已属明公。”还家后,寄其弟玉珩圌山草堂诗》来,有“屋角响松涛,晴日长疑雨”之句。又《柳絮》云:“明知绣阁多春思,故傍帘前款款飞。”

壬申,此处指乾隆十七年,1752年。

阳羡,一般指宜兴,今宜兴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无锡市代管。宜兴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年—310年),朝廷为表彰周玘(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乱之功,设置义兴郡,属扬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赵光义讳,改为宜兴县,属常州。元代,宜兴县几度改设州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改宜兴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为宜兴、荆溪两县。民国元年(1912年),荆溪县撤销,并入宜兴县。1983年,宜兴县隶属无锡市。1988年,撤县设市。

汪溥,未找到相关资料。

汪玉珩,(生卒年不详),字荑畦,宜兴人,著有《圌山草堂诗》,《朱梅舫诗话》。

圌山,音chuí shān,又名洗山、谁山、谯山、瞿山、仙鹤山。西距江苏镇江30公里,雄峙江浒,扼锁大江。传说圌山原名瑞山,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立即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用“囗”将余下的“耑”框起来,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于是这座山便叫做“圌山”。按:现有不少书中将《圌山草堂诗》错为《国山草堂诗》、《图山草堂诗》,读者引用时须注意纠正。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712)

    【原书卷二·六六】壬申冬,阳羡诗人汪溥,落魄金陵。余小有周济,蒙赠诗云:“邂逅得蒙青眼顾,此生今已属明公。”还家后...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 闲读《随园诗话》(4)

    【原书补遗卷五·一十三】山东道上,妓女最多,佳者绝少;过客题诗壁上者亦多,佳者亦少。独有无名氏末二句云:“最是低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7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jp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