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小窗幽记》—— 醒(一)

《小窗幽记》—— 醒(一)

作者: 重横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20:26 被阅读69次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陈公此言,若是几年之前看到,定然没有现今之感触。当时仍在象牙塔中,不知最难是人心。纵是读到此类文章,大概也会一哂置之。

今日决定重新翻阅陈公《小窗幽记》,再读至此处,不由沉思良久。寥寥数语,将处事之则、交人之规一下子点透。

“面前之誉”这类言语,不管其心意如何,哪怕是萍水相逢的陌路之人,只要脸皮够厚,也是可以说上三五句恭维客套之言的。当不得真,也不必入心。

在人不知、不见、不闻之处的言语评价,才见对其人的真实看法。“有面前之誉”易,而“无背后之毁”则难之又难矣!

有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若自己无法使自己无背后之毁,那么至少可以选择独善其身,莫背后毁人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万事无悔,于此世间而言,足矣!

毕竟,世间众生万相,单凭己身绵薄之力,岂敢妄谈改变他人,甚至世界。在世修行先修己,功德到时自渡人。莫要大开狂言,哪怕无法做到孔老夫子的“贫而乐,富而好礼”,能够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算得上一种修行了。

再谈“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此半句,今日再读之时,一下子就嵌入我的脑海之中。曾有一段时间,笔者一直因自己的交流能力而苦恼。

新友初见,若非一拍即合,相见恨晚者,往往无话可言。几乎没有体验过“乍交之欢”的感觉。纵是相识有一段时间的朋友,再见之时,也总是不知如何将话题保持下去。

今日见得此语,如一炸雷在耳畔震响。再将此言反复琢磨推敲,更觉此语味道非常。

谈及交友,笔者常不愿接触新友。一则往昔有二三糟心之事,赤诚相待,却换得冰冷之刀剑,故此有防备之心;再则维持普通友情的代价太甚,于吾现今之状况,难以维持。故不愿也!

或言:“君子之交淡如水”,结合陈公此语,妙哉!

新友乍交,固可得一时热闹之景象,觥筹之间,似情如海深。然狼藉过后,孤独之感仍不会缺席。

相较之,则不若老友知交。人不必多,有三五为幸事,有一二心亦欢喜。相对而坐,天南地北,言无顾忌。纵不发言,观友之辩论,亦为乐事。

饮酒可喜,品茶可喜,无茶无酒亦可喜!

故言:“乍交之欢”为个人之技,“久处不厌”方为人之品性魅力。

所幸,余虽无“乍交之欢”之技,然有知交三五“久处不厌”。幸甚!幸甚!

己亥年三月

相关文章

  • 《小窗幽记》—— 醒(一)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陈公此言,若是几年之前看到,定然没有...

  • 《小窗幽记》—— 醒(二)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谦,多出机心。” 陈公此语,乃行事须有度之...

  • 《小窗幽记》——醒(四)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 世间难防是人言,背后语人,如暗箭扎心,不得不防,又防无可防。 所谓“...

  • 《小窗幽记》—— 醒(五)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所以为拙。” 记得上一次见得此语,是和朋友在家乡公园的一座城市图书...

  • 《小窗幽记》—— 醒(三)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眉公先生这句话,在我初读《小窗...

  • 《小窗幽记》—— 醒(六)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眉公先生这句话,让我不禁联想到范仲淹的“...

  • 《小窗幽记》摘录

    《小窗幽记》是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陈继儒。另有新版《小窗幽记》(陆绍珩纂辑)。全书始于醒,终于倩...

  • 硬笔手抄:《小窗幽记》传世警句——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

    《小窗幽记》——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 《小窗幽记》——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 《小窗幽记...

  • 读《小窗幽记》卷一醒

    原文: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 《小窗幽记》卷一 醒 (九)

    名茶美酒,自有真味,好事者,投香物佐之,反以为佳。此与高人韵士,误堕尘网中何异? 名贵的茶叶与醇美的浓酒,自然有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窗幽记》—— 醒(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md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