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成功是否和自我效能感有关?
说起成功,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说,这是个老话题了。看到我的标题也许还会朝我喊道;”成功可不是靠感觉就可能产生的。哪里会有高低之分。成功是要通过努力才可能实现的。请记住是“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你努力了,可能也不会实现。这样的东西怎么靠感觉。” 听到这样来描述成功的人。我只能报以微笑,只是我能肯定的是你的自我效能感不会很高。
成功感来自自我效能感。你的自我效能感低,那么你的成功感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在开始某一件事的的时候,你是否对自己的能力有所相信,你是否对自己有所信心。是否对这件事的结果产生自信的期望。而面对这样自信期望。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人是没有的。甚至在做某件事之前,他也许就已经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在最后失败时,他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在内心潜意识里,他还没开始就已经认为是失败的。就算最后出乎意料成功,他也将这归功于巧合,运气。
反正不会将它归功于自己的能力。世界上哪里来的那么多巧合,每一件所谓的巧合都来自于日积月累的经验。
而这恰恰体现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低。成功感低。对自己能力无法进行正确的估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低。恰恰是因为个体对自身所拥有的技能完成某种行为的自信程度低。我认为产生这样的原因来自于人的童年时期所经历的一切行为。而这些行为的产生弱化人们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就好比人们在幼年时期,大人们对孩子要求考出好成绩。考出好成绩代表可以获得奖励。而考出好成绩就要努力学习。孩子们理解到要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讲,才会在期末的考试当中获得好成绩。可是听讲并不代表一定就可以获得好成绩。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认为,我努力了但是没有我所预想的结果。那么就是我没有能力的问题。所以最终失败了。在这样的困惑当中,孩子的父母也是这样的认为,那么孩子就弱化对自我能力的自信感。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现行因素的影响。就是在这里影响了一个人对自我效能感的初始认识。
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它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产生低的自我效能感。还是上面的例子,孩子在学习当中并不是单单靠上课听讲就能提高成绩。上课听讲是一部分,课后的复习和预习也是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否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孩子听懂了,那么在考试当中即使失败,她会理解到这次的考试失败不是我没好好听讲的问题。是我的粗心大意导致的,在下一次的考试当中,我一定会取得成功的。考试成功的话,她会认为。这是应该。我听懂了老师的课程。成功是必要的。那么长久以来。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就会不断的提高。即使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失败,孩子依然对自身所拥有的技能完成某种行为有着较高的自信。反之孩子没有听懂,他自身就会产生一种,为什么我上课那么努力听讲,可是我依然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而这种困惑会一直持续到考试测验。孩子考试失败,他会认为这是我能力问题。我本来就做不好。即使考试成功他会认为这是运气不是我的能力造成的。这样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当中对自己能力的认识越来越低。对以后开始某件事时都是迅速否认自己。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期望值高、显示成绩、遇事理智处理、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需要时能发挥智慧和技能。
自我效能低的人:畏缩不前、显示失败、情绪化地处理问题、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易受惧怕、恐慌和羞涩的干扰——当需要时,其知识和技能无以发挥。
想要改变之前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成功感。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1. 不断给自己设立比较容易的目标和任务,在不断地小成功中提升自我效能感。坚信自己是可以成功。
2.思考之前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找寻积极榜样,学习榜样的行为。
3. 试着客观地评估通过培训和努力工作你的才能能获得多大的提高、或者想想这个目标对你的价值、再者就是评估是否存在其它途径来释放你的热忱。
4. 具备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具备取得成功的要素。
想要成功也许很难,但是想要提高自我效能感却很容易。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你成功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