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作者: 赤松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22:28 被阅读94次

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诗解

⑴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⑵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⑶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⑷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⑸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

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诗韵

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自觉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一扫除梁浮艳纤弱之形式主义诗风。

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相关文章

  • 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 唐 ] 陈子昂 ...

  • 《登幽州台歌》为何是乌龙事件

    《登幽州台歌》为何是乌龙事件 01 现在就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乌龙事件再扯几句。 02 《登幽州台歌》曰:“前不...

  • 2019-02-18

    一、底蕴见文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

  • 041-【登幽州台歌 】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

  • 诗歌欣赏:跟着诗人去旅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是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作品,...

  • 诗歌分享126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

  •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 两个“不见"之怆然一《登幽州台歌》赏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

  • 读唐诗 (一)

    【九洲诗词】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

  • 赏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pu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