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自在——

观自在——

作者: 兄弟哥 | 来源:发表于2017-03-02 10:20 被阅读0次
《西游记》之所以成为经典名著,是因为能从无数的角度被阐释和解读:有人看后明心见性,有人看到管理之道,有人看到团队建设……它不仅是一部奇异的取经修行之路,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书籍,而非只有降妖除魔的热闹。——儒风大家
观自在——

师徒四人,四种品质

唐僧——虔诚,一心向佛。在去西天取经之前发弘愿:“见庙扫庙,见塔扫塔。”每到一处,他必履行自己的誓愿,这是他对佛虔诚的具体体现。

唐僧的诚,在儒家文化中则是真诚、精诚。《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观自在——

孙悟空——斗争。天不怕,地不怕,闹天宫,闹地府。孙悟空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傲然霸气。纵观整部《西游记》,孙悟空从始至终都在斗争、自强。最开始与死亡斗,烧了生死簿;与天兵天将斗,大闹天宫;与如来斗,虽然输了但毫无惧色;与妖怪和心魔斗,终成正果。

观自在—— 猪八戒——俗趣。猪八戒完全是一个乐俗的人,一个充满俗趣的人,对凡俗的一切都懂得,好财,贪色,懒惰,四人中,本事不显,好吃懒做,当过大官,懂得藏私房钱。是世俗性格的典型代表,贪、嗔、痴、惧、色、懒,但此人比较好管理,只要驭用得法,也很能干,不怕脏累。这是一个更接近人本质的世俗人物。 观自在—— 沙和尚和白龙马——劳而无怨。沙僧和白龙马代表了中国人的劳而无怨。整个取经路上,脏活、累活、苦活大多落在沙僧的身上,如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都完全由他承担。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白龙马亦是如此。 观自在—— 这师徒几个其实只是一个人。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身,八戒是情欲,沙和尚是情绪

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斜月就是那一勾,三星就是那三点),所以孙悟空代表了心。《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就有72变,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息间七十二变。

观自在——

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所以八卦炉烧不死反而能让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象征人的心经过锤炼,愈加明亮。

五行山压住悟空500年,五行山也象征着“贪、嗔、痴、慢、疑”,人心总是逃不出这五个字。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正好是灵山的距离,什么意思呢?就是:灵山再远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就到了!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真正的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只要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观自在——

所以有诗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心(悟空)引领着人(师徒几个)不断前进,一路上悟空降妖,说的就是去降心魔。西天路上的每一个妖怪都是有含义的!所有的妖怪全都是一个比喻!

每一个妖怪所代表的都是世间那些牵绊人的东西,都是一个人自己的心魔!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去除心魔的过程。师徒五人在取经路上不断的去除妖怪,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不断的战胜心魔!

观自在——

黑熊怪是悟空的心魔。悟空因为爱炫耀和骄矜,把宝贝袈裟拿来炫耀;悟空的嗔念又使他催火烧了观音禅院,于是出现了心魔,于是黑熊怪就来了。

牛魔王也是悟空心魔所变,红孩儿、牛魔王、火焰山都是心头上的火焰。牛魔王与悟空为结拜兄弟,又势均力敌,所以发火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火焰山形成原因是早年孙悟空踢下一块火砖,火焰山大火正是悟空出八卦炉后为出一口恶气而放的,到头来却烧伤了自己。就是说,人因为嗔怒种下的恶果,迟早要还报到自己身上。

红孩儿象征着仇恨之火,一个人活在仇恨中,到头来只会烧伤自己的心(红孩儿烧伤了悟空)。

白骨精的三个形象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爱、欲,这三种是障碍我们内心,产生心魔的主要原因。心将它们全部打死,告诉我们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爱、欲。

七个蜘蛛精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就像蜘蛛结的网一样,能把人困住。世人因思(丝)生情,被情丝缠绕。蜈蚣精身上有千只眼睛,乃是人眼所见的各种物质欲望的象征。

真假美猴王,其实是自己的两种意志互斗,是一个人的两颗心。书中很明确的说到这一难是由师徒四人的心魔所生,孙悟空的“神狂之心”,唐僧不辨真假的“道昧之心”,猪八戒沙僧不肯说情的“嫉妒之心”,师徒师兄弟之间的“猜忌之心”。生出了“二心”,就必须除掉第二颗心,只有打消二心,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成功!

无底洞。孙悟空保护了唐僧取经,路上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每种磨难,代表了社会人生的一种现象。孙悟空对一个住在无底洞的妖怪没有办法,代表了我们的欲望,永远填不满。

观自在——

悟空、悟能、悟净。唐僧三位徒弟的法名,契合了佛教中“空能静”三字的含意,空能净,空,四大皆空,尘世一切抛下舍去放下,便能活的自在洒脱,一心向自在。能,能爱一切众生,能接受一切众生,能容一切众生,能度一切众生,能舍得、能放下,能容宇宙万物,容者乃大。净,首先自身干净,六根清净。心里无任何邪念,内心纯净,修自己修内心修清净,净方能静。

观自在——

无字真经——一切源于无,归于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万法唯心造,应作如是观 。

观自在——

相关文章

  • 观自在,自在观(九)

    今夜世界离我咫尺开外 不听虫鸣与秋水 不诉清欢与离意 人生一扇木门半掩 风一半 雨一半 荫一半 朗一半 用香港安格...

  • 观自在

    玉雕一个重要的题材就是观自在,而何为观自在,又如何观自在呢…… 于我说,则是内醒以自观吧,内心自在即大自在,天堂地...

  • 心放

    远离颠倒妄想,才能观人自在;远离分别臆测,才能观境自在; 远离执着缠缚,才能观事自在;远离五欲尘劳,才能观心自在。

  • 观自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家总说观自在,对于观自在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慧律法师的解读相对比较清晰,就是:“「观自在」的意思就是自观自在,自...

  • 看图诗~观自在

    观自在普陀自在敕言中,佛法无边各不同!守本真心方自在,自观自在菩提中! 观自在普陀自在敕言中,佛法无边各不同!守本...

  • 《心经》中“观自在”的“观”是用眼睛去看吗?是怎么观的?

    佛法正见 祂观其世界、观其娑婆世界、观其轮回众生的一切音响,观其一切自在无碍,故名为观自在,得到自在而...

  • 得到

    抄经练字,颇有感悟,与大家分享: 观人自在,与任何人相处都很自在; 观事自在,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自在。 观境自在,一...

  • 观自在,得自在

    今天听了易仁永澄老师的分身术训练营第二课:觉察情绪,获益很深。 人活在世上,每天都会有各种情绪升起,情绪有很多种,...

  • 观自在

    观心照心知自心 听经闻道明事理 打坐修禅悟法门 无念无相喜自在

  • 观自在

    “噌”的一声,在看到微信群里的信息,我感到了自己的血液流向头顶,立马抓了钥匙下楼奔向事发地,这个一个小时前我还经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自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sh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