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千年一叹》三:埃及悲剧

读《千年一叹》三:埃及悲剧

作者: 酷帅的花爷 | 来源:发表于2017-07-18 11:33 被阅读127次
埃及金字塔

进入埃及,真正的危险旅程才开始!

大名鼎鼎的开罗,却原来破败的让人不安。之前还在感慨雅典的破旧,可是和开罗一比,“雅典就成了一个让人想念的文明世界”。

这些地方我都没去过,但我相信笔者,也许他从一个学者、文化的角度去看要求有些高,但一个国家的首都,一个古文明的圣地,的的确确出现了有违逻辑的景象。

不知为什么,埃及篇余秋雨先生写的最多,也许面对如此久远的文明,他需要思考的更多。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个人认为埃及的内容不如希腊的丰富紧凑,很多都是余先生的一些看法和思索。

埃及的旅游业在那几年遭遇重创,九七年一群恐怖分子在卢克索杀害六十四名各国游客是埃及的旅游一败涂地。于是当他们的车队从开罗要去卢克索时,受到了武装警察的严密保护,余先生用“一路枪口”来总结这段旅行。

来到埃及,要看的必然是金字塔。余秋雨先生用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来诠释金字塔建造上的那些谜团。

埃及为什么神秘?因为埃及文明是一场悲剧,它千年前的文字早就无人可识,没有传承。那些历史成了真正的历史,永远不再会被后人所了解!

“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它如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它如何到来。”这是余秋雨先生对埃及文明发出的最大感慨!

欧洲人做了两件不可饶恕的坏事:一是公元前四十七年,凯撒攻占古埃及时,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七十多万图书付诸一炬,包括那部著名的《埃及史》。二是,四百多年后,罗马西黄焚异教,驱散了唯一能解读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司阶层,结果所有古迹、墓碑很快就无人能解读。

第一件事有点像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但是第二件事却和秦始皇完全相反,因为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让中国古代史不再因为无人解读而局部湮没。

这点中国历史有点常识的人都很了解,但看了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才让我明白,说起来简单的统一其实是多么不易,那并多么辉煌的举措其实是多么明智,这一创举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去除了多少屏障!

至今有多少文明故地的考古学家在为那些无法破译的文字而愁容,但这种情况在中国却没有发生,就连甲骨文都进入了学生的课堂!

余先生说他站在尼罗河边上开始想念秦始皇,而我也突然对秦始皇激动起来了。很难想象,如今世人把“神秘”赋予的埃及其实非常悲哀,它其实更想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而不是打着“神秘”的幌子招揽世界的游客!如此古老的文明,就这样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埃及人很随便,随便的不可思议!

上午九点上班,下午两点下班,中间还要喝一次茶,吃一顿饭,做一次礼拜,真正是工作时间能有多少?一般人完全不在乎时间的约定,约好了能在两小时见就不错了。农民中的随着性子胡乱种,人们盖房子盖了一半就不盖了,反正雨水少,以后儿孙再盖吧!见了警察要看级别,级别低的不用听,但看级别看的不是徽章而是胖瘦……

这种生活状态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还有意思的是,在埃及不能问路,不是因为埃及人冷漠,而是他们太热情,无论问谁,他总是一脸诚恳滔滔不绝地从你问的那个地区的风土特产、城市规划、甚至总统选举,你在万般没有耐心之下重新强调你要问的地方时,他却支支吾吾表示他根本不知道!

再一看表,半个小时都过去了!

余秋雨先生站在文化的角度上用了一句话解释现在的埃及:“一个人过度劳累会损耗元气,一种文明也是。

他们的法老惜字如金,而他的子孙就开始喜欢讲话,闲着时把讲话当消遣!

(写于2009年8月)

相关文章

  • 读《千年一叹》三:埃及悲剧

    进入埃及,真正的危险旅程才开始! 大名鼎鼎的开罗,却原来破败的让人不安。之前还在感慨雅典的破旧,可是和开罗一比,“...

  • 2018-02-21

    【0220】我在悦读 1409-石蕊紫兰 充满问号的埃及 书名:《千年一叹》 作者:余秋雨 篇目:埃及(P38-...

  • 罗马不是一个人建成的

    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将我带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恒河,几次被铲平又重建的耶路撒冷,以及闲散的希腊…… 《千年一叹...

  • 《埃及四千年》读书摘录

    《埃及四千年》是乔安·弗莱切的代表作,因为共读我才有机会读。主要选择听读的方式了解了埃及四千年的历史。我接收到:这...

  • 文字的演变与传承

    古埃及文字的演变与消亡 读《埃及四千年》,大致总结一下古埃及文字的演化过程。 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前,...

  • 文字的演变与传承

    古埃及文字的演变与消亡 读《埃及四千年》,大致总结一下古埃及文字的演化过程。 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前,...

  • 读《千年一叹》

    书中说的是余秋雨在一次叫做“千禧之旅”的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本次旅行的基本路线是“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

  • 读《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记录自己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经历的日记。 他的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

  •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余读史记,游于千年历史,叹于百代风骨,有感而做此文。 浩浩长河,皎皎星月。三千年历史尽存于史记,三...

  • 埃及埃及🇪🇬

    拼音联想输入法想象不出我对埃及一唱三叹的热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千年一叹》三:埃及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wc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