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在路上同题写作
文字的演变与传承

文字的演变与传承

作者: 修行的葡萄仙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6-09 18:52 被阅读0次

    古埃及文字的演变与消亡

    读《埃及四千年》,大致总结一下古埃及文字的演化过程。

    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即埃及文字,埃及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埃及古文字一共分为三种字体:碑铭体、僧侣体和人民体。这三者合称古埃及圣书文字。碑铭体出现得最早,也最庄严,在公元前3500年之前,也就是第一王朝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种字体主要用于在神庙墙壁和金字塔的石碑上进行书写和雕刻。僧侣体顾名思义就是僧侣们在书写和传抄宗教经典时所使用的文字,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字通常会写得很草。人民体又叫书信体,或土俗体,比上述两种文字的出现要晚2000多年,也比这两种文字更简化,主要应用于大众写信、记账和交流。

    公元前30年后,罗马人征服埃及并将其纳入帝国的版图,这给了古埃及文明以最后一击。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埃及信奉古代诸神的人已经廖廖无几,进行祭祀活动的神庙数量大为减少。通晓象形文字的知识阶层——祭司也就越来越少。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公元391年发布敕令,关闭了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从此就再也没有建造过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纪念碑或者神殿。

    公元7世纪,埃及为阿拉伯人征服,统治者为整顿阿拉伯帝国境内文字混杂的局面,曾下令所有的公文一律使用阿拉伯文,取缔了埃及境内其他文字,连科普特文字(埃及语的变体,罗马统治期间民间使用)也遭厄运,古埃及文字遂从社会交往中消失,成为历史陈迹。

    古波斯文字的演变与消亡

    读《中东两千年》,顺便查一下波斯语的演变。

    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波斯帝国,其语言文字为古波斯语时期(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1年)、为楔形文字。古波斯楔形文字的应用范围很狭窄,主要用于记载国事。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国后,这种文字也随之消失了。

    中古波斯语时期(公元前250年至公元651年),中古波斯语即巴列维语。近波代斯语(公元9世纪初),又称达里波斯语(宫廷波斯语),是伊朗当今通用的语言。《中东两千年》中对中古波斯语的消亡写道:“在伊斯兰教控制伊朗的头几个世纪,人们逐渐淡忘伊朗地区的古老语言以及相伴随的旧式文字,只有一小撮凋零中的人口还在使用。即便是语文,也因征服而转化,这和盎格鲁撒克逊语之所以成为英语,同出一辙。”

    古埃及象形文字,古波斯的楔形文字,中古波斯的巴列维字母文字都随着异族的武力征服而消亡。这是文化的征服,可能意味着进步,也可能意味着后退。

    汉字的演变与传承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从古代演变过来且没有间断使用的文字形式。

    汉字演变过程的正确时间排序为: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化字楷书。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是自古至今一脉相承的,都是表意文字体系。从甲骨文开始,中国所有的文献都是以表意的汉字记载的,其间未曾中断。这说明我们的文字有强大的生命力,有足够的弹性来包容新的文化和科学的融入。这种弹性得益于文化界发起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这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儿时只觉得狂人怪异,文字压抑,现在才明白这就是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飞跃。文言文既定的章法结构,文字韵律难以表现那种错乱可怖的精神世界,而白话文却可以实实在在地传达那种感觉。

    汉字作为承载承载中华文明的载体,从风雅颂起步,经唐诗宋词抵达诗歌的巅峰。从元曲到明清的小说,再到戏剧,随笔,文学批判以及科普文章。文字一路铺陈开去,篇幅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丰富,思路越来越开阔。从前文字掌握在士大夫手中,重在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为文人骚客抒思古之幽情。文字走向民间,越来越多的文字成为科普的工具,记录经济贸易,农耕收获,家传技艺;文字也成为社会生活的写照,记录民间疾苦,生活随笔。

    活的文字如流水,不腐;如户枢,不蠹。中华文明长盛不衰,以汉字之功为首。愿我们学好汉字用好汉字,将汉字之美以绵长不断的美文展现给后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的演变与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wm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