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欢
Mall姐跟铁仁说:工作和生活要平衡。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同事跟我抱怨,老板经常在下班之后还交代工作上的事情,让他觉得生活被工作侵占。
有些时候他很想装作没看见,但又害怕老板心里不爽,没事儿给他穿穿小鞋什么的,只得逼迫自己加班。
于是我看见他就在上班、下班后被老板@、被迫加班、心情超差、工作效率低下……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最后,他选择离职了。
当然,我也同样遇到另外一种人。她工作得非常努力,每时每刻想的都是工作,就连下班去酒吧也能跟你谈工作。
每个活动的执行流程都做得很详细,每个细节都跟人确认,而且是一再确认。最后,同事们都很气。对她说:你赶紧去找个男朋友吧,别成天跟我们开会了!
“工作是一个橡胶球,你把它丢在地上,它还会弹回来。但是另外四个——家庭、健康、朋友和精神是玻璃球,如果你把其中任何一个丢在地上,他们将不可避免的磨损、打上印痕、甚至支离破碎。他们永远都不会一样。你必须懂得那些,并且致力于你生活中的平衡。”
在今天这个疯狂发展的世界,找到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点,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就意味着你会错过提升个人生活质量。更进一步说,如果你面对着个人生活中的诸多挑战,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为婚姻问题所困,那你将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无论你关注于工作的时间是过多还是过少,当你感觉到你的工作和私人生活不和谐了,就会带来压力。
职业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实现可能性,是我们探讨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我要给出几种假定。
· 前提假设
1、人是具有惰性的。即每个人都不是“工作狂”,每个人都愿意追求一种安逸的生活,生活对个人是具有价值的。如果我们坚持人只是一个希望自己可以放弃生活,可以持续不断地去工作的机器,那么这种平衡就毫无价值可言。
2、人是理性人。每个人都能对工作和生活就个人利益做出自己的评价,辨别其效用的大小。
3、效用具有可传递性。即个人因减少工作时间而失去的效用能够通过生活中的效用得到补偿。
4、个人对工作和生活的效用评价在一定时期内是既定不变的。个人对工作和生活的选择具有阶段性,这与他所处的年龄段以及他目前所达到的薪酬水平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仅仅就其在一定时期内的行为做出讨论。
·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理论上是存在的
在经济学中,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分析引人了效用理论,如果我们将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时间消耗看作一种对时间的消费,那么效用就是人们从个人可支配时间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效用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体。这样,在以上四种假设前提下,我们可以援引经济学中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方法来试推个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 事实上存在工作和生活平衡的一个关键条件—时间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如果员工足够理性,他可以找到一个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但前提是—时间可供员工自由支配。事实上是否存在这种可能性?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你的老板只看重你优秀的业绩。如果你的业绩足够优秀,你就能博得老板的认可,就可以用你优秀的业绩来兑换可供你自由支配的时间,以此为你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博得时间基础。
注意:理论和现实存在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