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作者: 素素1 | 来源:发表于2022-09-04 07:51 被阅读0次

       读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书读薄,比如诸葛孔明“观其大略”、陶渊明“不求甚解”;一种是将书读厚,比如王嗣敏“打破沙锅问到底”。以本人的不成熟见解,将书读薄的往往集中于非专业读者,他们读书的目的是知道“是什么”,将书读厚的则除了了解“是什么”,还需要给出“为什么”“如何办”。

      《史记》,相信很多爱好文史的读者都读过,但是我们一开始读的都是史记故事,而不是史记原文。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一致的现象,主要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光凭我们有限的阅读能力,是无法读出司马迁简短有力文字背后的深刻用意。于是,古往今来,读者只能通过故事来解决有限的认知能力与无限的文化底蕴的矛盾。

       感谢王嗣敏历经多年所做的贡献,阅读《细说史记三千年》,你会走进那个遥远的时代。举例而言,我们今天引以为傲的成语,从春秋战国算起,已经有了两三千年的历史,尽管我们并不一定知道仁义之师、退避三舍这些成语是从何种环境中生成的,但我们使用这类成语毫无障碍感。

       历史不容想象,但研究历史却少不了想象。王嗣敏指出司马迁写作《史记》是基于一定想象力的发挥。一部《史记》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从黄帝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司马迁的古代史部分”,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汉景帝时代是“司马迁的现代史部分”,从汉景帝到汉武帝时代是“司马迁的近代史部分”,而且王嗣敏给出了划分的原因。如此可见,对于“司马迁的古代史部分”,他既不可能有考古发现,也不可能有规范的典籍记载,因此只能凭着当时大众口口相传的线索,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展示心中那漫长而光辉的“原始”时光。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归根到底,它有效地处理了“历史的真实”与“性格的真实”之间的关系。虽然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我们完全没办法推理出性格决定历史。作为史书,他首先要关注的是“历史的真实”,哪怕我们把历史当作小说去读,也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次才是“性格的真实”,推动历史走向的毕竟是人,只有人才能创造历史、并从历史中反思。反思即使不是我们读历史的唯一意义,但我们如果能从历史中反思,像一面镜子既照见走过的路,也照明我们要走的路,我们就是减少挫折与痛苦的概率,增加幸福与快乐的权重。

相关文章

  • 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读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书读薄,比如诸葛孔明“观其大略”、陶渊明“不求甚解”;一种是将书读厚,比如王嗣敏“打...

  • 可为知者道,难为俗人言!

    这是一句老话,一眼就能看出来,人应该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就像遇到知音一样。跟讲不清楚的人相伴的确是很难受。一句老...

  • 命题写作 | 可为知者道,难为俗人言!

    题目:可为知者道,难为俗人言!要求:限600字。 所谓知者我理解为知己。俗人,我理解为粗人或普通人。知己也好俗人也...

  • 草堂十志•八

    涤烦矶者,盖穷谷峻崖,发地盘石,飞流攒激,积漱成渠。 澡性涤烦,迥有幽致。 可为智者说,难为俗人言。 词曰: 灵矶...

  • 天道-地道-人道-商道-业道-悟通此五道,可为智者

    天道、地道、人道、商道、业道,悟通此五道,可为智者 琨友商贸 来源:国学智慧书院 01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取典...

  • 望“道”之未见,证“道”之难为

    “道”之未见,“道”之难为。 历来寻求此道,寻求此天之理的人们必定面临如此局面。 正如“天理”之...

  • 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论语·雍也·第十一》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

  • 从《读历史学谋略》中看《权利游戏》(五)

    操纵时局者,英雄也。顺应时局这,智者也。天下英雄无几,但人人可为智者。智者不但要顺应时局,还要顺应英雄,才能全身而...

  • 欲者

    欲者 兴矣 败矣 兴者 敗者 欲也 正欲 可为者 兴 邪欲 不可为也 败 适可而止 悬崖勒马 智者 愚也 ...

  • 唏嘘

    唏嘘 春暖吐新红, 笑容撩眼波。 此地乃俗土, 难为困此中。不想呆在这里,不开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gp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