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抖音、手机淘宝、读书类APP等。即不保留任何碎片娱乐软件,有需要的话会用电脑登录一下,平常一般用不到。读书我认为是需要整块时间的,至少要20min以上,个人觉得用手机看书会分心,多用kindle,且每月限制买书数量和金额。
清除手机里不常用的所有APP,即使有一些功能很强大,如ios自带的快捷指令。
留下的所有带有社交功能的平台进行部分取关,包括但不限于公众号、小程序、关注up主、豆瓣话题和小组等,特别是一些较为隐蔽的设置会多推送很多东西,在平台内部就关掉。
保留常用的效率类APP的通知,如日历、提醒事项、喝水提醒、番茄todo、offscreen等,关于其余所有APP的消息通知。
清除微信无关联系人,限制联系人数量在200以下,并定期定理来保持。
微信剩余联系人和群组分类标好,限制权限。
关闭朋友圈。
除了必要文件传输需要用到文件传输助手外,一般电脑只用于学习工作和整块时间的娱乐(看电影等),不登录社交软件。
按周期清理不同平台收藏夹,除硬性需要数据备份以外,整理完收藏夹笔记后就将原文章或视频归档。如豆列里收藏的文章,一些话题动态(可能当时是有自己的想法就整理出来),B站的有用视频等。
睡觉不带手机,设定自动开启勿扰模式,防止信息过多熬夜;但设定闹钟,强迫下床关闹钟倒逼早起。
用手边的一切工具来清空大脑:BUJO、手机备忘录、文件传输助手等,时间长了或到一定数量再进行整理。
清空除重要信息外的各社交平台聊天记录,如豆瓣豆邮、常用邮箱邮件归档、手机信息清理等。
用小屏幕、小内存手机,强迫自己保持整洁且不进行多余的娱乐(iphone SE2)。
不玩任何游戏,之前玩过比较大型的手游(王者、恋与等),也玩过个人比较容易上瘾的经营类游戏(梦想小镇、美食小当家等),还有最消磨时间的益智类小游戏(各种消消乐),现在全部卸载,已经很久没有玩过了,不在手机里呆着就不会吸引视线。
所有群组设置消息免打扰模式,在特定时间段打开查看,即使有新消息提醒也会自动置顶。
不看我主动选择之外的任何娱乐圈新闻,因为本身追星,很多APP会自动推无关紧要的八卦新闻,直接选择屏蔽,爱豆信息每天几分钟查看就够了。
不强迫自己看一些大部头的书,即使很有用,但是强迫读下去也不会收获很多,等待心智更加成熟时吧。
定时冥想或做瑜伽,清空思绪。
必需的软件查找更加简洁的来代替,如微博用微博国际版。
近期看视频课学到每天给自己一段时间来盛放焦虑,除了这段时间外不准焦虑,准备试试看。正确处理情绪也能排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
简而言之,避免电子设备用法碎片化,无论是用来娱乐还是学习,让时间以一个番茄钟起步,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在阅读和接收哪些信息,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