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开篇讲到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重点落在了孝悌仁爱和谨而信上。以孝悌仁爱为根,以谨言慎行并诚信处事,往往助人敬其事而后其食,容易逢凶化吉而迈向五福人生。
一代大儒曾国藩曾经屡获战功,但因某些原因未获升职却被劝返故里。他 反思许久以后,发现了问题所在。待重新执掌兵权时,他不是先去发号施令,而是逐一拜访各路统帅,并恭敬谨慎。这种孝悌仁爱和谨信的作风,为他后续的人脉、事业及个人品牌增加了含金量。“仁者爱人”(310)
后来曾国藩先生总结说,“古今的庸人往往败于一个惰字,古今的能人大多败于一个傲字”,所以他多次警醒自己“戒骄戒惰”。
曾国藩为将为相为师皆颇有建树,却能功成而身退,确实修为了得。功高而不震主,因为他始终让自己不在“牛人”的位置,始终坚守并践行着自己成圣成贤的志向。
当执着于自己是个“牛人”而傲视一切时,就错过了“虎人、龙人”等其他十一个属相的体验机会,何况大千世界还有无穷的宇宙能量呢?可以做个“牛人”,但亦谨而信的与世界万物仁爱相处,彼此和谐的能量场往往会相互滋养。
当一个人不执着某一种固定的“相”时,往往就可以体验一切的相状了。君子不依小器而自处,仁者爱人,亦爱敬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