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作者: 小民辣瓜 | 来源:发表于2021-08-23 17:55 被阅读0次

          虽已立秋,空气中却透着一股闷热,浑身汗津津的,让人有一种郁郁的,百无聊赖的感觉。不太想说话,也不太想做事,只想懒懒地歪在椅子上,什么也不去想,不去做,也没有什么东西可想,可做。

            立秋后的雨明显清凉了很多,虽也一样地下着,但却没有了春雨的冷湿,夏雨的粘稠,更添了一份清凉舒爽。雨滴打在地上,水中,沙沙地响着,对于我,这也算是天籁了。

          人过中年,可以说话的人越来越少,朋友也越来越少,大家都各忙各的,各有各的福,各有各的烦。很多话就都放在心里,高兴也好,烦心也罢,只能自己独自消受。

          雨声滴滴答答,时而杂乱无章,时而又有节奏地敲击着。听雨,就算是和人唠嗑了,又仿佛是聆听一首宏大的交响乐。

            雨刚来的时候,几乎没有察觉。突然注意到了,湿润已在一点点地慢慢铺开,就象远处有人在低吟浅唱,不经意间歌声已悄悄弥漫过来。

            刚开始只有零星的雨点洒在地上,慢慢的,地上的湿气晕开了,如宣纸上洒着的淡墨。随着雨点的增多、增大,地上的水晕也在增多增大,直到完全连成一片,整个大地完全湿润了,再也找不到干燥处,雨也正式地下起来。

            风刮过来,雨点随风而舞,有的钻进草从里,有的钻进树林里,草从和树林也湿润起来。有些细碎的雨点干脆穿过窗纱钻到屋里来,落在窗台上,地板上,桌子上,跟着一道钻进来的是空气的清凉舒爽的味道。

          这时,一切都还显得有些安静,天空,大地,草丛……一切都静悄悄地清爽起来,郁郁的无聊也在这清凉的味道中逐渐淡去,心情也舒爽起来。虽是秋雨,但“润物细无声”这时正是最好的写照。

            不一会,天空愈发地灰暗起来,雨下得大了。

            天地间可见密集的雨线斜斜地织着。雨雾弥漫中,那些雨线从天空中的某一处垂下来,看不清源头在哪里,也看不清究竟有多长、多高,只看见天上人间,已是在灰濛濛一片中浑然一体。这时,雨声变得密集而响亮,沙沙地塞满了整个时间和空间,不留一丝缝隙。地上的水也越积越多,都欢快肆意地流淌着。被雨滴砸起的水花密匝匝一片,在水面上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调皮地一会出现在这里,一会出现在那里,她们跳跃着、舞蹈着,尽情地撒着欢。雨滴雨滴打到窗棚上,响声不一样了,“咚!咚!咚!”,就象无数的小鼓棰在雨棚上欢快地敲。一时间,大地、天空中雨的沙沙声和雨棚上响彻的咚咚声连成一片,绵密不绝,仿佛惊涛骇浪,又如千军万马,也或许是西王母的织机坊因为赶制华丽的舞服而在昼夜不停地纺织。也还有些雨点会不时地穿过雨棚偶尔打在不锈钢窗上,发出金属的颤音,给这绵密的雨声注上一处处清脆而响亮的休止,让它听上去更添了节奏和韵律。

            站在窗边,看着这漫天飞舞的雨,听着那连续不断的雨声,四周的景物笼罩在密匝匝的雨雾中一片模糊,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此时,仿佛穿越于亘古的茫茫荒原,天空、大地、雨雾、流水,花草树木,都和着这绵密的、响彻宇宙的梵音,共同演绎着一曲动人的宏伟音画。置身这音画之中,我好象突然明白了李贺为什么会在《李凭箜篌引》中写下“女娲练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样新奇瑰丽的句子。           

          此时,又仿佛着一小舟,游于赤壁之下,听江流有声,看断岸千尺,见东坡先生秉烛夜游,听他时而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时而又释然吟诵“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不知过了多久,雨终于开始停了。密集的雨点逐渐稀疏致于彻底消散,但那沙沙的余音却仍在耳边缭绕,久久不去。屋宇间,墙缝处,间或有残存的雨水猛地坠下,砸在窗棚上,发出雄浑的回响,给这宏大的音画做最后的休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ml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