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提倡二胎三胎后,不少教育学家的各种理论袭击着每位为人父母,而如何教育好孩子,也是家长们担心又头疼的问题,你揍他吧,抹杀了孩子天性烂漫的光芒,你不揍他吧,吃饭走路都会气的你七窍生烟,更何况带领监督孩子学习。
疫情这么几年下来,孩子们的网课也频繁多了起来,在家里的神兽要完成和在学校里的一样的状态,难度非常大,焦虑的家长求助教育学家,自我内心梳理,但是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明明懂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孩子还是这么令人抓狂。
明言明语听了很多,以身作则是教育最好的方式,那么难道孩子不捣乱不惹祸,就需要父母把孩子做的所有事情先预演一遍吗?那难度太大了,如何破解教育问题呢,最近我在这本《大话中国艺术史》中找到了答案。
当然这不是一本讲教育孩子的书籍,但是却胜在所有我们处于当下的迷茫都可以套用的书籍,让我来说,这就是一本从源头上追溯开发教育的书籍,适合当下所有人细细品鉴的书籍。
诗词歌赋是孩子们上学之后都会逐渐接触到的文化底蕴,常言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这么看起来所有事情做到极致都将归类于艺术,艺术使人开发自己的内在驱动力,让孩子和大人为了心之所向愿意付出一切当下所能,去不断和内心更高层次的自己遇见。
如果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那么熟读百年万年的历史艺术史,不会创作也会吸收不少灵光,加持自己得到不一样的人生思考。
《大话中国艺术史》是这样介绍的:句句有梗,一口气读完10000年中国艺术史,一万年呀,可以从一本书中窥探到,那是多么节约时间又吸引人的事情,人只有保持好奇才能不断进步,对于过去学会探索才能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能。
本书作者意公子,是国内头部艺术科普自媒体意外艺术”创始人。
十年大众艺术普及,意公子用讲故事的方式,让更多人看见了古往今来那些美好的作品:国内首档艺术类脱口秀《艺术很难吗》连更六季,收获上亿播放量;出版的首部作品(大话西方艺术史》位列2020年畅销艺术书籍排行榜。
意外艺术线上社群,遍布31个省市,近1700
万艺术同路人在这里创造和分享美好:你见过同一
时间不同地方的日落吗?等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等一朵花静静绽放;月上枝头,点灯读诗……在这里,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和千万艺术同路人一起,被美好抚慰。
看到作者这么强大的背书,是不是更有信心跟着一起探索了,在林林总总的历史中这么一本讲述历史艺术史的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对于历史中的小艺术点缀总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比如短视频中美食博主会去挖掘古装剧中的小点心、服装博主讲述古装剧中人物造型的点缀、扇子、耳坠等等,都是大家越扒越过瘾的艺术品鉴。
而最让我觉得能教育孩子并且能开发孩子的原因则是本书中轻松叙述的故事情节,介绍的物品来源和开发含义,都藏着古人懵懂又无畏的精神。
开篇中玩泥巴玩出的新境界就很有意思,艺术的开始是一场意外,好奇与恐惧并存的婴儿期,在那个土地肥沃的年代,吃饱喝足是天赐的恩惠,人们给禾苗画上笑脸给予情感,没想到真迎来大丰收,面对吃不完的粮食,人们又在大雨后的泥泞地上烧烤美食,却被啊呀一声尖叫所吸引,原来有人发现泥土烤过后会变硬,于是有了陶瓷工艺,又在一次次意外的发现和点缀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器皿,真是太好玩了。
作者说,这是泥巴玩出了新境界,但是我们转而想想,是不是在抛弃掉繁琐的禁锢开发新的创意是需要屡次尝新和发掘的,那么 你还能随意打断孩子们专心的“玩耍”吗?
当然有了婴儿期就有孩童时期的探索欲,青春期的第一次成熟和失落,有三十而立的中国艺术壮年期,也有不惑的迷茫,有危机更有保守和创新,以及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传承与新生。
历史就像一个孩子,这一万年中的变化参与着搞笑、可笑和耻笑,也有意外、惊喜和灾难,有起有伏,能预示人生更能警示当下。难道不是一本教育孩子,疗愈自己的书籍吗?
当然本书还有各种我们可能都没有注意过的大事件,不得不感叹老祖宗的厉害,也更有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书中的《千里江山图》令人大开眼界,作者王希孟18岁就摒弃别人的绘画技巧,融会贯通自己的方式方法,达到了现代高科技都难以复制的巅峰,据说央视《国家宝藏》冯海涛教授研究四年闭关2个月才仅复制出十分之一。这幅图的灵感也让春晚的《只此青绿》成为无数人的心头好。
书中齐白石的一个手稿被拍卖高达4.2亿,毕加索也直呼不敢来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如此令人大开眼界的宝藏配图和幽默文字,是令无数读者赞叹的好书,豆瓣评分为9.4分,这本书贯穿历史也影响你我他,如果你也感兴趣一起上车讨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