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又是一年春风吹,又到了万物复苏心萌动的时候。清早起来,就开始收拾自行车。
花了整整半个小时,给“小红”做了一个全身清洁,现在又光洁一新啦!
春天来了,是时候带着你出去耍一哈啦!
让欢笑飞扬,在春天的风里……
小红依旧笑春风(二)午:临近中午,下班时分,大家又开始为午饭吃什么而犯愁。桌对面姐姐说,最近从大众点评上了解到有两家包子是老口味,很多人都慕名而去,她们昨晚溜着东大街,没找到“老刘包子”,到底在鼓楼大街找到了“老万包子”,在那吃了当晚饭,的确是儿时味道。特别强调是老“万”,不是老“方”。差一点儿都不行哦!
沐浴着轻霾下的暖阳,俩小红结伴同行。
谁的柔情也比不上春风十里。骑行在春风里,满身的春意融融,青翠的抓绒衫、乳白的长围巾、米白的镜框闪着柔和的光,风的手拂过黑色的包头帽下柔顺的发丝……一切都那么美好,整个人都春意盎然。
吹面不寒的风,小红轻盈的车轮飞转。从甲秀路左转西行上坡又穿过老三师右转北上,终于到了姐姐说的那个地方儿,前后左右遍寻,也没找到传说中的“老刘包子”。
还好是骑车,这放学高峰,开车来就得果断疯。
一会过后,乌泱乌泱的人走,路见
放弃老刘找老万。等放学的孩子们、接娃儿的家长们走的差不多了,才继续沿粉子胡同大模厮样的西行再右转,直奔“老万”而去。
根本是老方啊好奇妙,随手拍的,一会儿以后拼桌了
把“小红”妥善锁好,确认,拾级而上。这个“老方”,门脸儿不大,倒很干净。透亮的玻璃门、帘,清清爽爽。进到里面,一个细长条的用餐空间,目测不足三十平,容了两排六个简单的方桌,每桌最多坐四个人。难怪刚才那母子俩来了又走。
每张桌子都有人,仨的俩的不一,点了餐的自己找地儿拼桌,还有六七个人排着队点餐,陆续还有人进来,感觉挤挤叉叉。还好我是一个人,要是有结伴来,肯定是扭头就走的那种挤。
包子馅儿种类不少,都是常规口味儿。还有馄饨和米粥可选,佐以干擦擦的咸菜萝卜条、一点儿也不诱人的辣椒粉、掺了水的水醋……
我点了茴香、韭菜、白菜肉馅儿的,四个……
同座的点了两屉,俩人十六个……对面桌子也是俩人十六个……
我的大胃口的优势,荡然无存。悄然地吃起来。还不错,只是不是我期待的那种“儿时味道”。
刚出锅 反正比我做得好 这个做得不如我(三)午.后:人,就是这样吧。喂饱之后,总会觉得安逸、困顿。烟火气里,总会感觉温暖、真实。
走出包子铺,走在鼓楼这条老街里,仿佛穿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街上飘散的肉炒柿子椒的香,菠萝菠萝蜜的甜和谭校长一样的时代记忆的标签。老街街道两旁,一家家的小店儿铺脸儿,风格各异的装潢,无不是乡土中拔地而起的小资的芽苗儿。穿行在这条街,走过一家家小店儿,路遇一个个陌生的脸,真实又虚幻。
邂逅,对望 我小时候,它正值壮年 合作社,购物中心辉煌不再路边,有一位老爷爷在修三轮车。他的动作很娴熟,是位修车补袋的好手。他旁边一位老奶奶,穿着紫底白花儿的羽绒袄,很乡土,也是黝黑脸庞、花白头发,手和指甲也黑腻腻的。老奶奶坐在一个矮凳儿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跟老爷爷聊着天儿。这是老两口吧……岁月带走了他们的活力和姣好的容颜,留下了宁静和恬淡的午后时光……
看上去很静好 它一直在这里(四)回程。顺着老街南下,转到书店,想买本书,发现书店已经萎缩的不像话了。店里陈列的大部分都是教辅资料,然后是畅销书一些,社科类一些,然后就是文具类的东西占了半壁河山。二楼也稀稀拉拉的摆放着文体商品。看来,当当、亚马逊等给新华书店的击打致命啊!
花花绿绿的名著们,促销中披了名著的华丽外衣,早都没了名著的魂灵……本身纸质书的命运也令人堪忧,风雨飘摇中……
一无所获,踏上回程。一片腿就左转,进入范阳主路。今天的街道,很利落。路两边完全没有摆摊设点的,据说是要因为开会的缘故!路很宽,很整洁,两边高楼林立,很现代。还没到上班时间,路上车也稀,难得的清静。
路边,有一辆环保用车,一位环保工人,吃罢午饭(只见他吃了一个自带的馒头,喝了点水),把车侧带的一块板子抽出来,放在车上,一骨碌爬上去,躺在上面,把外衣脱下来往身上一搭,就休息了。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完全不在乎路边过往的车辆、行人的嘈杂和可能引起的侧目。
看着有些心酸,想起我在五楼阳光下小憩还躲闪的矫情……兴许是他们太累了吧,那么早就开始出来清扫;兴许他们根本就习惯了吧,他们受到的鄙夷和侧目还少吗!
高楼挡住了阳光,他们蜷伏在阴影里,暂时地休憩,与疲惫、艰难抗争。我模糊了,那些所谓的高尚,去了哪里……
路边小憩的床生活吻我以痛,我要报之以歌。即使不能,也依然云淡风轻的生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