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读书,或者读一会就会睡着了?
因为读书的过程是需要用脑袋的过程,用脑袋的过程是比较辛苦的过程,这个辛苦就如同我们搬砖一样,如果持续的去搬砖,我们很快就感觉肌肉酸疼大汗淋漓,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主动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去干;
而不同的人他的体力和脑力所承受的强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连续搬砖几个小时都不会感觉到累,他的体能肌肉强度远超普通人,而有的人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累得不行了;
这个体能是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我们的大脑也是需要训练,刚开始可能只能持续读个15分钟,读书训练久了,我们就可以达到每次读个半小时;
所以像巴菲特这样的一天能够读书4-5个小时,他一定需要非常好的体力与脑力,能坐得住,能装得下这么多的信息,屁股不感觉到累,脑袋还能一直吸收与消化;
读书的能力就涉及到我们坐得住的体力、消化吸收的脑力,以及我们的阅读速度,行动实践速度;
一本书读下来我们刚开始可能只能记住消化几个点,可能只能去实践一个点;
所以呢,我们找到了一本特别有共鸣的书,那证明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很重要,可能对自己的当下与未来都能起到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
一旦遇到了这样的书,我们就需要经常去读这本书,反复去读,每读一次就能消化吸收一个新的点,或者强化吸收重要的点,还能不断的根据自己的实践反馈来验证这本书的内容,一旦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巨大的价值与改变,我们就会更有动力去践行其他更多的点;
读书呢就像交朋友,能够交到知心能够互相帮助的朋友实属不易,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经常跟这个朋友聊天见面,这样我们就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智慧碰撞,或者更深度的合作关系;
当我明白了这个原理之后,我就愿意反复的去读一些有共鸣的书和经典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