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某些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岗位,会考虑并且限制所学专业。然后再考虑院校层次。当然这种技术性比较强的岗位还会让相关主管来做二次面试。看专业学的到底怎么样。手上有没有真功夫。在主管那里如果专业技术的能力确实强过其他候选人,院校的等级可以往后边放放。然后还有就是各种相关证书是否有等等。
如果不是技术性比较强的岗位,考察的就是个人能力。举个例子,HR这个岗位招聘的时候我并不看大学专业,还是看个人意愿,性格,能力是否符合。当然学人力资源的会更好。可是如果你学人力资源的,让我几个问题给问结巴了照样不会录取。那样我宁可录取一个虽然没接触过人力资源这个行业,但是有意愿、有能力以及肯干的人。因为一个在学校三四年还没把相关基础知识学好的人,我真的不期待我能在一两个月里就培养出来。那样我宁可教一个肯学肯做的小白。而这个时候,院校的层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人过去的能力。会更容易让我接受。
结论就是,做相关技术岗位,专业能力一定要过硬。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只要有能力,院校层级不是很重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越好的院校,专业能力越强,学到的东西越多。如果没办法,就自己剩余时间深挖技术,突破学校层级的限制,去想办法自学。
如果是一些对于技术要求不是那么强的岗位,比如人事,文员,销售,等等其他岗位,学校层次会更加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