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越身处团队越难改进?

为什么越身处团队越难改进?

作者: ellendan000 | 来源:发表于2020-01-16 14:34 被阅读0次

    “为什么越身处团队越难改进?”

    最开始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那时候我读了一本叫《咨询的奥秘》的书,里面有一个“普雷斯科特腌黄瓜原则”。
    好吧,不要较真,不要记住这个别扭的原则名字。名字根本无关紧要,这本书的风格是在讲故事,里面的名词大部分对应的故事叙事主题。
    这个原则的名字,并没有分享性,更没有Brook's Law这样带有明确的理论体系。
    因此,每次我提到它的时候,只说成“腌黄瓜原则”。

    腌黄瓜原则

    故事大体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根倔强的黄瓜,被普雷斯科特爷爷放在了卤水桶里。它看了看其他的黄瓜,对它们身上发生的事情十分厌恶。
    “真是要了命了”,它骂道,“你们这帮黄瓜都怎么啦?一点骨气都没了吗?有自尊的黄瓜不会随随便便不经过抗争就被腌了。”
    “那我们能做啥呢?”黄瓜们问到。
    “你可以抵抗啊,这就是你能做的。这也是我要做的,我不会让卤水进入我的皮肤的。”

    而若干时间之后,普雷斯科特爷爷的腌黄瓜就做成了。
    “孩子,别傻了。如果你在卤水里呆得够久,就变成腌黄瓜了。”

    这个故事的最后,书中给了一个总结:

    黄瓜被卤水腌的多,卤水被黄瓜染的少。
    如果小系统试图通过长期和持续接触来改变大系统,那么最后更可能是自己发生变化。

    所以,作为咨询顾问,要时不时地跳出客户的环境,不要让自己被“腌”。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本人正身处于绝对的交付一线中,并不能像咨询顾问一样,时不时跳出项目环境。
    因此,那时候我总是渴望有几个新的“新鲜黄瓜“进来,搅动这桶卤水,我们这些”身残心不残的黄瓜们“也顺势可以做一些项目和团队改进的事情。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不渴望的是一个外部的咨询顾问过来,搅动你们从而完成改进?”
    作为一个专业服务以及咨询公司中的一员,我深知在所有的改进和持续完善中,真正能依赖、最后落地的 —— 其实是冲在一线的这个团队成员们自身。
    于是,这个“卤水效应”,仿佛让自我救赎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实。

    再后来的一段时间,我真的获取到了跳出“卤水”的机会,接触到了有意思的环境和机会。当再次回头来做改进的事情的时候,我又读到了《丰田模式》。
    在其“拨云见日”中,提到了人类的适应能力。

    人类的适应能力

    书中有这样一段(源自章节“拨云见日”):

    乍一看到某个作业流程,我们很容易将所看到的景象与有益的或必需(创造价值)的工作混为一谈。人们都在忙碌,他们行色匆匆,他们努力“做事”,因此看清他们的真实状态绝非易事。

    如果作业流程混乱不堪,我们很容易对真实的状况、什么可以做到及什么不可以做到得出错误的结论。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特征之一,所幸我们都具备这一能力,然而,正是这种适应能力,使创建精益流程的工作异常艰难。

    从本质上而言,我们会适应周围的环境,并在很短的时间里接受环境,并视之为“正常”而不再予以考虑。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把这种情况当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幸运的是,我们可以摆脱这种模式,当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种情况时,我们的理解便会更深一步。运用精益理念和工具将迫使我们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环境。如果我们的头脑能够接受新的信息,那么真正的转变就可能发生。

    还有相似的这样一段(源自章节“站在圆圈内的练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你对练习中的流程已十分熟悉,那么这项练习的难度就更大。因为,你已了解浪费存在的“原因”,所以你更倾向于使其合理化,并得出无法改进的结论。在练习中,最好的方法是承认存在浪费,而无须对其做出解释或思考解决之法。

    书中这两处描述的场景,看起来跟前面“腌黄瓜的卤水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丰田模式》这本书讲述的跟《咨询的奥义》不同的正是 —— 不只是自己跳出卤水之外,而是身处环境中如何完成自我救赎的事。

    所以,当深处团队中改进,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环境”,找到正确的理念和工具,当然还有一系列整体优化等后续。虽然我最近的背景主要是在价值交付,这篇文章我就不延伸讲了。稍微大白话来说的话,就是“不仅要低头做事,还要抬头看路”;精益一点,就是“要定义价值,消除浪费”。

    也许,有人说到 —— 这篇文章前面讲到的我都懂,但当冲在一线的时候,往往那巨大的压力就是没办法、也没有时间去做好价值定位、改善的事情,那些总是排不上优先级。
    好吧,我这里再次借用曾经看过的另一本书中的一个理论:首先支付自己。(由于不是跟软件开发的书籍,这里就不引用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使用关键词查询)
    这里借鉴一下,改为“首先投资自己”。

    首先投资自己

    原本“首先支付自己”的故事是这样的:(是一条财富的增长思路)

    每个月的薪资发下来的时候,人们习惯于先还信用卡、缴房租、缴各种费用、支付,最后剩下来的才考虑投资、理财。而往往最后却剩下的可能只是空气,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选择这样做的人们仍然是靠着每月薪资度日,永远与资本性盈利增长绝缘,一旦失去工作,基本几个月断粮,或者吃存款的份儿。
    因此,为了避免人们是为了生存而工作,日复一日别无选择,就提出了“首先支付自己”的思路。
    也就是,在每个月薪资发下来的时候,先划出优先投资、理财的那部分,剩下的才考虑还款、缴费、支付。不仅可以保障长期的财务投资的同时,在剩下的钱不够用的时候,也可以激励人去创造更多的价值盈利。

    这里借鉴一下。
    在一线的时候,团队总是被盲目地BU、stories、bugs追着跑,耗掉了大部分的时间,总说用剩下的时间来做价值审视和改进。往往最后剩下的时间可能都是负数,引以为傲的敏捷、精益、价值交付都被抛之脑后。团队在养活自己的边缘挣扎,每日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努力”做事,最后我们把自己从专业服务做成了外包,日复一日别无选择。团队里的客户也把自己从企业数字化方案推动者做成了外包人员manager。
    所以,当有压力来的时候,请先抗住压力,确保有效的时间来投资团队和价值体系。

    总结

    克服”腌黄瓜原则“,克服”人类的适应能力“,保证”首先投资自己“。
    至于怎么做?这不是本篇文章的范围,也许下一篇涉及价值交付的文章中提及。

    最后放一张本人最近画的团队改进图 —— 借鉴自”精益持续改进的螺旋循环图“。
    随便看看,这里不会有说明。就是为了凑图来的 😁


    image.p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越身处团队越难改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uf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