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知道做什么时,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你不知道写什么时,就从身边发生的小事写起。
今天,我就来写一写窗外的雨。
窗外下起了大雨,立秋过后,每下完一场雨,空气中会散发出一丝凉意,令人感到很轻松、惬意。
小时候,喜欢下雨,尤其是在上课时分,坐在教室里,如果突然电闪雷鸣,下起滂沱大雨,这会给乏味的我们带来一丝兴奋。
面对窗外的电闪雷鸣,老师会停下讲课,交代坐在窗户边的同学们注意安全,然后,大家趁机一阵骚动,借着下雨这个话题,找前后左右同学讲几句。
接下来,就会陆陆续续有学生家长来给自己的小孩送雨伞和雨鞋。教室的门每隔一会儿就会被一位家长敲响,然后被推开的门缝里出现了一个身影,朝教室里喊自己家小孩的名字,小孩在老师的允许下,走到门口接过雨具。
这个过程是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注视着完成。老师的讲课不断被打断,同学却对此饶有兴趣。讲台下的同学们在暗自比较,谁的家长最早来,谁的最晚来。似乎这场雨最能体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
长大后,喜欢下雨,是因为只要下了雨,我们可以不用去做早操和上体育课。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早晨,当我们还在热乎乎的被窝里做着梦,突然被响彻校园上空的运动员进行曲吵醒,我们心里甭提有多抗拒了。
于是有的同学开始装病不起床,有的干脆让外出早操的同学把自己锁在宿舍里,这样就可以逃避执勤人员来检查。当然,如果天气正值阴雨连绵,那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在床上睡觉直到上课时间将至。
参加工作后,喜欢下雨,是因为只要下雨,我就有借口不去上班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乡镇,因工作性质,如果下雨天气,我们就没办法进行外业工作,只能坐在办公室。单位业务单纯,工作量少,人员共五个,四个家在县城,还有一个本地人。
如果下雨天气,家在县城的我们便不用去单位,因为单位很简陋,没有食堂,没有卫生间和浴室,就是一栋破旧的二层木板楼,楼房里除了一间办公室外,其余都是家属住宿用。这样的办公条件,如果没有事,大家都不会去。
我记得有一年梅雨季节,连续下了半个多月的雨,那半个月里,我乐得在家休息,恰逢那时候我和老公刚结婚,还处于热恋期。
现在,我同样喜欢下雨,尽管下雨天让我骑着电动车上下班很不方便,但我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看书,学习,写写东西,心里挺开心的。
雨,除了可以让我逃避不想进行的活动外,它也让喧闹浮躁的城市焕然一新。
雨后的天空格外清新,树叶更加嫩绿,花儿更加娇艳,地面更加干净,穿梭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的人们心情更加舒畅。
窗外的雨停了,吃过晚饭,我们又可以愉快的散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