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并非今人总结的写作经验。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未及前贤更勿,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这首诗的大致意思: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继承前人、互相学习的优秀传统应该是不用分先后的。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杜甫的诗句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并学会会扬弃与创新。那么怎样的读写,才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呢?
笔者认为:一、要理有所本,体有所摹。
柳宗元谪居永州时,中唐古文运动正在蓬勃开展,他以卓越的创作实践和丰富的理论建树为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成为这一运动的实际领导者之一。元和八年(813年),韦中立写信向柳宗元求教文论之道,他就写了著名的论文书。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译文]
学习写作以《尚书》为本原,以求文章质朴无华,以《诗经》为本原,以求文章具有永恒的情理,以《三礼》为本原,以求文章内容合理,以《春秋》为本原,以求文章是非明确、褒贬分明,以《易经》为本原,以求文章能够反映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是我吸取“道”的源泉的办法。参考《谷梁传》,以加强文章的气势,参考《孟子》、《荀子》,以使文章条理通达,参考《庄子》、《老子》,以使文章汪洋恣肆,参考《国语》,以使文章增强情趣,参考《离骚》,以使文章能够情思幽微,参考《史记》,以使文章显得语言简洁。这就是我用来广泛学习,使它们融会贯通,并运用来写文章的办法。
柳宗元在写作中谈到,必须有所本,人有所参。这就是我们写作当中借鉴问题并有所扬弃。借鉴经典的文学著作中优良的文风与表现手法。也就是他说“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二、语有所取,文有所创。
那么怎样精取千古心思与才力?要求我们要大量的阅读经典著作,并学会积累。这也就有了写作的基础,有的写作的基础还不够?还要学会思考和推敲,与时俱进,写出自己的成熟文章。
清代学者刘开在《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一文有精要论述:
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此惟韩退之能知之,宋以下皆不讲也。
意思是:不把各家的风格融会贯通,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借鉴最高境界的作品,便无法开创独特的领域。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写作,泛泛的写作都可以达到目标。但是要真正达到立意新颖,真诚表达自己的情感。就要集百家之力,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文有所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