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马拉松,胜这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
之前断断续续的看过李笑来的这本《把时间当朋友》,但是因为诸多原因,没有看完。不出意外的,我自己的时间管理依旧比较糟糕。依旧是有很多的计划,开始设想的很好,结果都半途而废了。
于是,我终于重新捡起这本书,想要改变自己目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状态。
但是,仔细的想想,我真的有那么忙吗?答案是否定的。
书的一开始,李笑来老师就提出了一个很颠覆的观念:时间是管理不了的,我们唯一能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就算我们再努力的抓紧每分每秒,时间依旧会流逝。既然我们不能掌控时间,为何还要抓住时间不放呢?我们要做的,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
李笑来老师说: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靠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教育的根本其实只不过是“见多识广”。然后,再用五到十年时间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之奋斗,为之坚持,不知停歇第努力上十年二十年。有些成功靠运气。可是坚持的成功与运气无关。
甲喜欢学习,但当时这个技能可能并没有什么用,直到多年之后才会用到,给甲带来极大的好处。这时候,甲会产生一种良性认知“技多不压身”。所以,甲依旧会保持学习,因为他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好处。
乙恰恰相反,当时没有用的东西就不学,即使后来乙认识到学习的好处之后,也只是简单的感慨一下“要是当时学了就好了”。但是,乙后面遇见了新的知识或技能,他依旧不会去学,因为这已经成为了自己的思维认知。
再看看自己,我应该是一个处于甲与乙中间的人。因为我是喜欢学东西的,从自己买的各种各样的课程就能看出来,但是我并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呢?因为我没有内化吸收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课程听过就听过,没有整理。简单点说,就是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是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就是不要再乱买课程。买课之前,先明确目标,带着目标去学习。不能仅仅用“我在学习”这个动作来缓解自己的焦虑。这也是我后面要做到的投资性消费。
什么意思?就是每报一次课程都会在课程结束时把报课的钱赚回来,这样大脑就会形成正向反馈,只要报课就能赚回学费,所以不管什么样的课程都能带来回报~同时产生价值~这样报课才有意义,也才能产生投资性的效果~
要有自己的目标,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问一下自己:我想通过这件事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这个星期的目标,就是看完《把时间当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