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友邦保险的一个团队分享了思维导图,两个小时的课程有讲有练,总体还算顺利。
晚上,朋友微信我说:“你知道听课的那个年纪稍大的是谁吗”?
我说:“肯定是你们大领导对吧”?
“他是北京xx饭店的老总,是我们的合伙人……”,
“还有那个高个子的女生是国家队退役的运动员……”
原来,我给知名大咖讲了一次课!
十几个人一直在听我讲,跟着我去做练习,两个小时没有人离场,深深的感觉到越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越懂得如何尊重别人。
特别感谢朋友能让我接触到这一群人,做保险代理人不容易,做拥有出色业绩的保险人代理人很难,做到主管并建立团队更是难上加难,主管需要自己有业绩,还得带领一群人去提升,所以能留下来的保险代理人都是精英,通过这次接触,更加佩服她们。
5w2h分析法我觉得昨天是今年北京最冷的一天,早上,七点半送完孩子,顶着寒风出发去做地铁,寒风吹在脸上生疼生疼的,拉拉帽子,向地铁跑去。八点半的四号线依然人挤人,被人流推进地铁后,慢慢的全身才缓过劲来,摘掉帽子,抱在怀里,望不到地铁的门,只能听到地铁门滴滴的开关,想象着地铁就像个大怪兽,吐出一些人,又吞进去一些人。在一次地铁门打开后,听到一个人小声的说了一句,谁的帽子掉了,地铁门口维护秩序的治安员好像也看到了,就大喊,“踢下来,把帽子踢下来”。随后门就滴滴的关上了。
我抱着温暖的帽子,脑子里排练着开场的形式,还有设计的讲课思路,互动的环节,其实这些在我的脑海中演练过无数次了。不知不觉中,换乘站到了,我匆匆下车,下车后,发现手里少点什么,帽子掉了竟然没有觉察,地铁已经关上门开走了,大脑迅速想过“怎么办,找还是不找”,我看到地铁工作人员在不远处,就跑过去,请求她的帮助,她询问我从哪节车厢掉的,我描述了一个大概位置,她马上呼叫我乘坐的那趟地铁的工作人员,几分钟后,反馈说,没有发现,我不能耽误太多时间,然后留了电话,就去换乘下一趟地铁,我不能迟到。
《夏洛的网》框架笔记九点半下了地铁后,一阵寒风呛的没喘过气来,噎的喉咙生疼,紧紧围巾掏出手机,打开导航,按照指引向约定的地点走去。导航不断提示,“你已经偏离方向”我在十字道口打转,双手已经冻得麻木了,装上手机,准备向附近的一个保安求助,抬头发现这不就是那个商业小区吗,一个牌子上面赫然写着XX茶社。
上了楼发现人已经到的差不多了,离开始还有10分钟,,开电脑,插优盘,试课件,一切OK,喝口热茶,准备开始,拿起话筒开讲的时候,突然忘记了怎么设计的开场,无奈只能现场发挥吧,当时感觉设计好的思路线断掉了,故事切入,从亲身体验来讲,思维导图带给我的改变和突破,慢慢的所有的东西全部恢复到脑子里了,通过问题和现场绘制,气氛也起来了,整个课程很活跃,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脑子偶尔短片,原谅自己,没关系,接着讲下一个内容,整个课程在跳跃中前进,还算顺利。
分享会结束了,发现自己有待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比如脑子断片,是因为对知识的不系统,理解的还模糊,联系实际的例子想的少,讲话的速度太快,连续两次分享都发现自己讲着讲着语速就加快了,没有关注台下听众的反应。
思维导图在策划中的应用这是第二次进行线下分享,从刚开始接受邀请本能的拒绝,到不断的说服自己竭尽全力去尝试;从课件的设计和呈现到互动环节的细节,一点点的演练和琢磨;从理论讲解到如何联系实际生活去应用,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人兴奋的是,每做一次深入的整理与归纳,会让自己更深入的理解,知识就会更加的系统化。
付出和收获也许有时候不成正比,但只有付出了才有收获的机会,2019继续努力,在领域内进行深入的学习,学精学细,专注于某个细小的领域分支,进行深究和磨练,终将有一天,我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后记:在去分享的路上遇到了丢帽子的小事件,那个帽子是我去年买的,很喜欢,丢了之后,我没有自责,利用几分钟进行挽回,无果,认为缘分已尽,果断放弃,没有让这件事干扰心情。只是,被冻感冒了,昨天晚上头疼,今天鼻涕喷嚏止不住。)
网友评论